病理上可分为: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
2、炎性息肉:包括粘膜炎性增生、血吸虫卵性、良性淋巴样息肉。
3、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4、其他:化生性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
5、多发性腺瘤称之为腺瘤病。
疾病分类
肠息肉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 虽然肉眼和病理上同样是一个息肉,但临床诊断上却表现为不同的疾病。不同性质的息肉, 预后和治疗方法绝然不同。
临床上息肉分为以下三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肠息肉病。
1、肿瘤性息肉:
常见部位:结肠、直肠。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发生率分别为75%~90%、7%~15%、5%~10%。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2、非肿瘤性息肉:
(1)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10岁以下,成人亦可见。60%发生在距肛门10cm内的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2)炎性息肉:
最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肠结核肠阿米巴等慢性炎症刺激所形成。
3、肠息肉病:
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时, 称为肠息肉病。常见的有:
(1)黑斑息肉病( Peutz-Jeghers)
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特点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口腔粘膜、口唇、口周、肛周及双手指掌、足底有黑色素沉着。以小肠息肉为主,约30%的病人有结、直肠息肉。息肉的性质为错构瘤性息肉。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结、直肠腺瘤,甚至可满布所有结、直肠粘膜,如不及时治疗,终将发生癌变。
此病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综合征:
a、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b、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特科特综合征Turcot)
这两种综合征,并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转移。[1][2]
临床表现
1、部分肠息肉和肠息肉病病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在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时无意中发现。
2、可有部分病人有便频、便血、排便不尽感、粘液便,少数发生肠梗阻、穿孔。腺瘤性息肉有癌变倾向,晚期可发生癌变。
3、有家族性、遗性性息肉或息肉病病人,要进行家族的普查和随访。
4、纤维结肠镜检查、取材及病理学诊断尤为重要,是确定进一步治疗的关键因素。
疾病治疗
根据息肉的部位、性质、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及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1、小息肉行结肠镜检查是予以摘除并送病检。
2、直径大于2cm的非腺瘤性息肉可采用结肠镜下分块切除。直径大于2cm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腹膜反折以下的经肛门局部切除,腹膜反折以上的应开腹切除或在腹腔镜下切除。
3、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粘膜肌层或浸润粘膜下层则属浸润性癌,应按照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粘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应密切观察。
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治疗,最终可发生癌变,因此应尽可能在青春期内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最彻底的手术方式是结肠、直肠中上段切除,下段粘膜剥除,经直肠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术。
5、黑斑息肉病的息肉多发并散在,胃多发性肠道错构瘤,一般不癌变,难以全部切除。无症状可做随访观察,若有症状可行息肉切除术或肠段切除术。
6、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退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无需特殊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