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例: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或者说出的话让人听不懂,这时候家长才想到来医院就诊,这样的孩子大多数最后被诊断是听力出现了问题,即耳聋。而此时为时已晚,孩子已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即使通过干预(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最终还是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严重者会影响其健康成长并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其实,这些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我国目前普遍开展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对其听力是否正常作出基本的判断。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管国芳
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呢?
所谓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婴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由听力筛查技术人员到产科对其进行快速的初步测试(听力初筛),初筛通过的新生儿说明听功能基本正常,未通过筛查人群需在出生后42天内复筛;复筛通过的新生儿也说明听功能基本正常,而未通过复筛的婴儿需要3个月龄前到国家指定的医院耳鼻喉科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做进一步听力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力损失,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从而达到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的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呢?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位居五大残疾之首,据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0-6岁的听障残疾儿童13.7万人,每年新增耳聋新生儿约2-3万名。我们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我们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我国目前3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聋儿检出率可达1‰-3‰,新生儿听力筛查对降低我国聋儿的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是早期发现聋儿的法宝。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呢?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流程包括初筛、复筛和确诊阶段。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
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初筛通过,表示您的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您的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您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复筛通过,恭喜您,也说明您的宝宝听功能是基本正常的,而复筛未通过的宝宝就需要在3个月龄前到指定的的耳鼻喉科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做进一步听力检查,最终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障碍以及听障的性质和程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是“通过”,也不能完全确定孩子听力没有问题,因为有一种疾病――听神经病,耳蜗对声音刺激也能产生反应,仅筛查通过也不能排除,还有一些疾病,孩子出生时听力正常,到了一定年龄才会发现,这是迟发性耳聋的特点。因此,在孩子0-6岁言语形成期间,如果家长对孩子听力及语言水平感到怀疑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听力学测试。
对于已确诊为听力障碍的患儿,如何进行听力干预呢?
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干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讲,对重度耳聋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4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中度耳聋者,建议6个月龄时开始选配助听器;部分中度及轻度耳聋的小儿,随访至8~1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选配助听器同时进行听觉言语训练。对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儿,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我们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目前是长春市新生儿听力筛查鉴定诊断中心及奥地利、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承担着所以长春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鉴定工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得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避免聋哑残疾,使其回归有声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