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骨科田洪涛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其常见病因有:足底筋膜炎、肌腱炎、疲劳骨折、关节炎、痛风、跟骨骨刺等;
高危人群:40-60岁中老年人,年老体弱,肥胖者;扁平足;爱穿高跟鞋、拖鞋(尤其人字拖)、有过足外伤史;长期站立或行走如保安、售货员等。
治疗:症状一般不会马上缓解,而需要数周到数月的坚持;
家庭治疗:
尽可能的少走动,至少休息1周,使用手杖,减轻足部负重;冰敷疼痛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天至少两次,发作的前几天冰敷次数可增加;选择舒适的鞋子,并使用厚软鞋垫;有条件者夜间使用支架固定患足;饮食禁忌:尽量少食橙类酸性水果,以及咖啡、香烟等,会影响局部组织恢复;
药物治疗:
1、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不适;
2、中药熏洗、热敷、局部理疗、针灸,以及外用膏药等,也可以缓解疼痛;
3、局部封闭:如臭氧、糖皮质激素封闭法;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可以明显缓解,只有少数经数月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且跟痛与骨刺密切相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不仅适用于高危人群,也适用于跟痛病因未解除,而症状已缓解的人群。
1、避免久站、久坐;可以多来回走动,避免突然起身跳、扭动踝部;坐下时将腿抬高,或者交替做踢腿运动;工作时,最好每半小时起身活动;
2、选择舒适的鞋:尽量选择软底鞋,或者足跟部使用软厚的鞋垫,跖筋膜炎患者,可采用矫形鞋垫;鞋跟最好是3cm左右的粗跟鞋,老年人可以选择平底鞋;如慢跑鞋、运动鞋等;禁忌赤脚行走;
3、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尽量避免行走于水泥地、石子路等坚硬不平的路面,可通过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锻炼腿部肌肉,避免做一些使足跟负重增加的活动,如搬重物、爬楼梯等;注意足部防寒保暖,尽量不使踝部暴露;每天温水泡脚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4、肌肉强化训练:
(1)脚趾走路:先用脚尖站立,慢慢开始行走,一开始每次走10-15步,熟练后可以走20-25步;
(2)跟腱拉伸:如此站在楼梯上,需手扶栏杆;也可以单脚进行;坚持15-20秒,每天做4个循环;
(3)小腿伸展:一腿伸直,另一腿弯曲,如图用力推墙,坚持10秒;换腿重复;每天做20个循环;
(4)腿筋伸展:站立位,一脚伸出,脚尖朝上,脚跟朝下;弯曲另一条腿,上半身向后倾斜保持身体平衡,如此坚持20秒;换另一条腿,重复;每天做一个循环;
(5)坐位锻炼:可以患足在上,跷二郎腿,一手抓住大脚趾,慢慢的向身体处搬动,另一只手护住足底,坚持10秒,每天重复20次;也可以用脚趾做捡笔运动,捡到后保持数秒,每天重复10次(也可以将笔换成玻璃球等)。
作者 武汉协和骨科医院 田洪涛
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人工关节置换 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感染、骨关节畸形;
门诊时间:每周1、3、6全天;
联系方式:电话:13908622515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骨外帅田爸或是新浪微博@骨外帅田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