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胆囊结石、胆囊炎,人们都不会陌生,在市民中也属于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多,其发病率高达7%-10%。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亦可提供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所见,就目前关于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诊治存在的误区总结如下:
1、胆囊结石、胆囊炎误诊为胃病。
胆囊和胃、十二指肠紧密相邻,胆囊的神经支配、血液供应和胃、十二指肠的神经、血管出自相同的主干。因此胆囊病变引起的痛觉感受经胃、十二指肠相同的感觉神经主干传给人的大脑,加之腹部内脏神经定位的不精确,使胆囊结石引起的上腹部疼痛很难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区别,且常用的抑酸、止痛药对胆囊、胃、十二指肠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很多患者一直把自己的胆囊疾病当胃病治疗。
2、漏诊其他严重疾病,胆囊结石成“替罪羊”。
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右上腹疼痛症状与肝癌、结肠肝曲癌引起的腹痛非常相似,临床上不少医生询问病史简单,容易满足于胆囊结石的诊断,依靠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即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或术后才发现是肝癌或结肠癌,延误了早期治疗。因此,诊断胆囊结石需仔细与上述两种肿瘤区分开来,以免胆囊结石成了“替罪羊”。另外,胆囊结石的急性疼痛还需与急性心肌梗塞和右侧胸膜炎鉴别。
3、“静止型”胆囊结石“预防性”手术。
很多人在体检时做B超发现胆囊有一枚或多枚结石,但在日常生活中并无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症状,无任何消化道症状,此种胆囊结石医学上称为“静止型”结石。“静止型”胆囊结石对人无害,无需手术切除,所谓预防性切除更无理论根据。只有在胆囊结石并发胆绞痛、胆囊炎或结石导致黄疸时对人才是有害的,此时才需要治疗。
4、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拒不手术。
当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时,因胆囊发炎而失去正常的储存和浓缩胆汁的生理功能,而有了异常的病理作用。
第一,反复发炎,反复发生上腹疼痛的症状,使人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胆囊一旦发炎单靠抗生素等内科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暂时消炎,但由于发炎所引起的胆囊组织改变,使胆囊反复发炎几乎成为必然。
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总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病人,即一次胆囊发炎经内科保守治疗缓解后频繁发作,且发作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间隔期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重。
第三,胆囊反复发炎,严重时可引起胆囊坏死、胆囊穿孔。一旦发生坏死或穿孔则可引起医学上称之为“急性腹膜炎”的病状,这种病状较之单纯性胆囊炎危害大的多,甚至有生命危险。
第四,胆囊发炎时剧烈收缩将胆囊内结石挤入胆管引起胆管梗阻,此时被阻塞不能排至肠道的胆汁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黄疸”的症状,还可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第五,胆囊结石、胆囊炎反复发作还有癌变可能。因此,胆囊结石只要并发急性胆囊炎或者慢性胆囊炎,原则上说只有尽早手术切除已病变的胆囊,才是最合理、最彻底的治疗。
5、滥用排石、溶石药物。
溶石治疗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应用鹅脱氧胆酸溶石获得成功。但口服溶石药物不易到达胆囊作用于结石,直接将药物注入胆囊溶石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由于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多,目前溶石治疗已被国内外专业治疗胆囊结石的医疗机构所摒弃。
因胆囊管细长且有螺旋瓣,绝大部分病人口服排石药物后不能将胆囊结石排出,甚至可引起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后果。目前市售众多胆酸类药物及中成药并没有此种溶石作用,但仍声称可治疗胆石,销路很广,其实往往并没有效果。
6、轻信保胆取石“新”术式。
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已被淘汰的手术,不属于根治性手术。胆囊内之所以长结石,还是胆囊本身有病理因素存在,即使理想地将结石取尽,病变胆囊没有去除,结石仍将继续生长。且会造成粘连,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临床上对暂不适宜接受胆囊切除术的高危人群可选用胆囊造口术作为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仍然主张再行胆囊切除术。
7、盲目碎石治疗。
体外液波碎石有可能将胆囊结石破碎,但因为胆囊管特殊的结构,很难将已破碎的结石完全排出胆囊,即使排出至胆管,也很难顺利经过窄小胆管下端排出,反而堵塞胆总管并引起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后果。这不同于泌尿系结石的碎石治疗,因泌尿系可分泌大量的尿液,能将粉碎的结石冲刷排出体外。因此,这一治疗方式现已被淘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