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一种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它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直接威胁宝宝的健康乃至生命,据统计,我国每年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占世界儿童肺炎死亡率的近10%。
其实,多数肺炎患儿在发病前都有数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即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未被控制,才会继而下行感染,引发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肺炎,宝宝发病之初的干预很关键,若父母每次都以为宝宝只是普通感冒,粗心大意,未充分重视,最终会贻误病情,增加肺炎的发病几率。
第1步:感冒也要及时就诊
肺炎在发病之初跟感冒的症状很相似,虽然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严重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父母往往认为,感冒根本不用去医院,这恰恰是感冒发展为肺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宝宝感冒,去儿科看病,医生首先要帮孩子听诊。听诊非常有意义,如果听诊时患儿肺部有固定的中、小水泡音,就说明患上了支气管肺炎。去医院看病,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帮助医生判断患儿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候甚至可以反映出孩子感染的严重程度(在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医生会为宝宝的病情做出一个基本判断(是否有肺炎的表现或是普通感冒),并嘱咐父母,如果孩子病情有变化(咳嗽不见好转或出现呼吸急促),要及时复诊。
这些都有利于父母了解宝宝此次生病与以往生病有何不同,在医生的提示下留意宝宝生病期间的表现,采取正确的方式治疗疾病,预防肺炎的发生。即使宝宝发展为肺炎,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病程、更快痊愈。
必须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的是,有些不典型的肺炎表现可能会与普通感冒相似,例如低热、咳嗽等,可能会被大家误认为是感冒,在家自己给药而不去医院诊治,从而导致病情的延误和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在服用感冒药后一到两天仍然出现持续低热、咳嗽加重,甚至伴有气喘、气促等表现,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和加重病情。
第2步:找找病因
宝宝每次生病起因都不一样,更全面细致地去发现并陈述宝宝生病的可能引发因素,可以在就诊时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医生在做出诊断的同时,根据宝宝的发病况状,也会提示父母宝宝发展为肺炎的可能性。
找病因时,不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近几天宝宝的作息是否规律,有没有生活变动,或者睡得太晚的情况;
近几天是否带宝宝去过人群密集的场所,是否接触过“可疑病患”;
近几天的天气如何,是否存在忽冷忽热、雾霾及突然降温的情况;
宝宝近几天精神状态和饮食排便情况如何,是否有懒言厌食或暴饮暴食、便秘腹泻等;
近段时间家人是否有患病,在生病期间是否采取了有效地防护感染措施。
通常生病都是外界环境和身体自身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查找能帮父母粗略了解一下,孩子此次生病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提高预防肺炎的警惕性。比如孩子玩得太兴奋,身体疲劳,又休息不好,免疫能力肯定会受影响,如果又恰好接触到了细菌或病毒感染源,就很容易发病,甚至会比较严重。如果宝宝只是因为受凉出现较轻微的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就很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孩子如果患有以下这些基础疾病,就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疾病都是引起孩子患上肺炎的高危因素,常见的像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对这些孩子的家庭护理必须特别的注意,首先要保持充分的睡眠、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及时添减衣物,防止孩子受凉感冒,一旦孩子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最好去医院就诊,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第3步:细看病情
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对某位宝宝来说,他可能每次生病都有差异,但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细心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发现每次生病孩子的基本表现是什么,有哪些规律,这次生病与以往生病有何不同。这样有利于父母对宝宝病情做一些粗略的判断(比如以前感冒很少咳嗽,但这次咳嗽声不断),虽然是些粗略的判断,但对预防肺炎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感冒与肺炎在症状上的一些差异:
1、看发热的严重程度。小儿感冒时,尤其是风寒感冒,多有较轻程度的发热,多在38℃以下,用药后,退热效果明显,发热持续时间短;小儿肺炎发热程度较重,多在38℃以上,用药后,退热效果不明显,发热持续时间长。
2、看呼吸状况。小儿感冒时,宝宝呼吸顺畅平稳,不咳嗽或只是较轻微的咳嗽;小儿肺炎时大多有较重的咳嗽,或者伴有气喘,呼吸急促,憋气等情况。父母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在宝宝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3、看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精神状态较好,饮食尚正常或少量减少,能游戏玩乐,睡眠正常或稍有增加;小儿肺炎时,精神状态较差,烦躁不安或是昏昏欲睡,饮食量明显减少,没精神玩,多睡易醒,夜间有呼吸困难表现。
第4步:特殊群体,特殊防护
有的宝宝感冒后症状较轻,也比较容易恢复,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有的宝宝感冒后,则容易迁延不愈,症状较重,还容易继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这跟宝宝的不同体质有关,比如易感儿、早产儿或过敏体质的宝宝,一遇到外邪感染,就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身体状况,对于这类患儿,父母尤其要加强防护。
易感儿
易感儿是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而言的,诊断标准是:小于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年以上,下呼吸道感染3次/年以上;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以上,下呼吸道感染2次/年以上;6-14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年以上,下呼吸道感染2次/年以上。
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3岁后随着孩子免疫系统的逐步成熟,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也随之下降。易感儿之所以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引起孩子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遗传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是除了遗传外的绝大多数原因我们都是可以避免和纠正的。
我们临床上可以发现,易感儿除了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外,大部分都伴随有精神较差、食欲不振、自汗盗汗、体重不增、面色萎黄等表现,所以说,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调整易感孩子的营养饮食结构、注意休息和保证足够的睡眠、中药药膳等调理脾胃功能,以及适当的户外活动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所以,预防易感儿患肺炎,父母还应该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纠正不良的习惯,并通正有效手段增强孩子体质。
早产儿
早产儿通常都面临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营养储备不足、生活能力较弱等问题。比起正常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有特殊的营养需求,一般都需要特殊的养护,父母应该比照顾普通婴儿更加细心周到。
尤其要注意:早产儿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腹泻等疾病的人接触;早产儿的个人用品,包括衣服、尿布、奶瓶应定期煮沸消毒,照顾者的衣服也应该定期消毒;同时居室要定期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新鲜。
TIPS:对于以上两类宝宝,在秋冬肺炎高发季,可以考虑给宝宝注射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覆盖率80%,是目前预防肺炎比较有效的措施。
经常输液的宝宝
有些父母,见宝宝生病就紧张,医生建议只服药,家长却强烈要求输液。他们认为宝宝发烧就是严重的表现,烧退了,才是疾病好转的迹象。所以,宝宝发烧就给宝宝输液,这是非常错误的。
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并且一定程度的发烧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反应,所以,如果判定宝宝只是普通感冒,血常规没有明显异常,不要见发烧就输液。否则,导致宝宝免疫功能紊乱,胃肠菌群失调,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引发严重感染。
第5步:生活调理,未病先防
1、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吃饭、睡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宝宝身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2、小儿膳食应该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要一味让宝宝多吃,或者只注意肉类食物的摄入。
3、及时治疗可诱发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等。
4、多带宝宝去户外玩耍,多晒太阳,提高其对室内外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冬天坚持用冷水为宝宝洗脸,可提高宝宝呼吸道黏膜的耐受性,增加抗病能力。
5、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不可穿得太多,小儿出汗后要及时换下汗湿的衣服,以免受凉诱发感冒。
6、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最好每天在孩子背上放一条吸汗巾,因为孩子天性好动,出汗在所难免,所以,一旦孩子出汗,只要换汗巾就行了,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勤换衣服而引起孩子受凉感冒。
7、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经常通风换气。
8、中医“三伏贴”、“三九贴”对于防治诸如小儿春季感冒、哮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冬春好发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冬病夏治”、“春病夏治”、“未病先防”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