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睡眠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特别是对身体各项机能呈下降状态的中老年人而言,睡眠问题更不容忽视。
一、中老年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
1.经常嗜睡
嗜睡是中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中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中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嗜睡的原因,以便改善睡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
2.急性失眠:
对于平时生活规律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整晚不能入睡一定要警惕脑供血障碍,因为从临床观察来看,有一部分后循环供血障碍表现为急性睡眠障碍,表现为嗜睡或不睡,主要是脑干上行网状系统功能受影响,是中风的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诊。
3.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其中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4.慢性失眠
中老年睡眠问题多数是慢性失眠,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长期失眠将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不稳、生活和工作质量下降等。
二、中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
1. 脑部器质性疾病
随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供血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2. 全身性疾病
中老年人一部分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痛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全身瘙痒症、颈椎病等病。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导致身体不适而影响睡眠,增加中老年人的失眠的发生率。
3. 精神疾病
中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畅通、心慌等症,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及深睡减少。
4. 外界环境的改变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环境变化,经济收入减少,工作及精神压力大,作息无规律,或身体日渐衰弱,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中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范围,从而产生情绪抑郁、焦虑不安,导致失眠。对中老年人的失眠原因,除观察器质性病变化,还要注意其精神、心理、性格方面的变化。
二、中老年睡眠障碍的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睡眠时间适中,可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睡眠过多或不足则会损害健康。中老年人睡眠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以避免过饱感觉对大脑的刺激,导致入睡难。睡前不宜饮茶和咖啡,不宜抽烟饮酒。不宜看书,看报,看电视时间过长,尤其是不宜看情节紧张,使人激动的内容。睡前也不宜思考问题,养成睡前热水洗脚的习惯。
2.养成早睡早起按时休息的好习惯,不干扰睡眠生物钟。
3.劳逸结合:白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往往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4. 睡眠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避免强光照射,不要睡在风口。卧室内应保证空气新鲜,但不宜大开窗户,以防着凉。睡衣要尽量选择柔软宽松、不感到紧迫的为好。冬季宜选择棉质的睡衣,夏季宜选择丝质的睡衣。疲劳打盹最好上床躺下。
5. 睡眠时要情绪平和。睡觉时应专心安静思睡,先让身心安适,使“心”先睡,再上床闭眼入睡。
6. 睡姿正确。睡眠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睡眠的效果。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睡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体形,而且还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
7.急性睡眠障碍一定要看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