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疗效。 方法 本组12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0例,C1型2例,C2型4例,C3型6例,均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1~30个月,按改良Cassebaum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结论 应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肱骨髁部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常为高能损伤所致,处理较为困难,尤其是C2-C3型肱骨髁间骨折复位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更新,手术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渐成趋势。笔者自2005年以来应用Y形钛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9-45岁,平均34岁,3例为开放性,余皆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坠落伤5例,合并尺神经损伤 8例。均于伤后8~48小时内手术治疗。骨折按AO\\ASIF分类法[1],C1型2例,C2型4例,C3型6例。
1.2 手术方法
臂丛或全麻,侧卧位,患肢在上,取肘后正中纵形切口,在鹰嘴处略偏向外侧呈”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向两侧游离皮瓣至内、外上髁,在尺侧腕屈肌间找到尺神经,游离并用橡皮膜保护尺神经,而后显露骨折部,3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显露,9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骨折对C1型骨折将骨折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而后Y形板固定。对髁间骨折先将内、外髁整复,克氏针串接固定,使髁间骨折变为髁上骨折,而后将内、外髁嵴部与髁上部整复,克氏针临时固定;游离移位的小骨块归位或充填骨缺损处,注意维持正常10度左右的提携角和45度的前倾角,C3型要注意维持肱骨滑车的宽度,尽量解剖复位。C臂透视骨折位线良好后,两髁间由外向内拧入1枚5CM空心拉力螺钉或4MM松质骨螺钉固定,然后将“Y”形板倒贴附于肱骨远端背侧;固定干骺端和肱骨内、外髁,酌情拔除克氏针,将尺神经归于原位或前置(8例尺神经的损伤者全部探查前移),放置橡皮片引流,缝合皮肤各层。
1.3 术后处理
放置引流24小时,术后即开始握拳伸指肌肉收缩活动,行轻柔的主动与被动活动。
1.4 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随访,时间2~10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化性肌炎,迟发性尺神经炎,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优:伸肘15度;屈肘130度,肘关节无症状;良:伸肘30度;屈肘120度,肘关节或有主观症状;可:伸肘40度,屈肘90~120度,肘关节有症状;差:伸肘40度,屈肘〈90度)。疗效:优10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疗效满意。
2 讨论
2.1 手术的必要性及时机的选择
肱骨远端冠状面骨质薄,前后分别有冠状窝和鹰嘴窝,因而此部位骨折粉碎程度重,而治疗困难;尤其是髁间粉碎性骨折,由于碎骨块大小不一,常出现旋转、分离移位,治疗上较为棘手;如复位及固定不良,后期将严重影响肘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只有恢复肱骨远端关节面的完整,重建内外侧柱和滑车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才能恢复关节的内在稳定,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手术复位,坚强固定,以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2]。手术时间越早越好,手术应尽可能在6~8小时内施行,避免患肢肿胀,甚至水泡形成延缓手术时机,本组病例部分采用急诊手术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难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2.2 手术入路的选择
肱三头肌“舌”瓣翻开显露,虽然可避免鹰嘴截骨但对肱三头肌损伤大而且显露不充分,难以正确复位与可靠内固定,制动时间长,不利于关节早期活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具有肱骨远端显露充分,有利于粉碎骨折的直视下整复与固定。由于采用特定的截骨及固定方式,其固定强度高于腱缝合张力,能承受关节早期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因此,笔者认为鹰嘴截骨入路是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的理想入路。
2.3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方法很多,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克氏针,张力带拉力螺钉,双钢板[3]等。传统的克氏针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针游走,稳定性差,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后期导致关节纤维化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使肘关节功能受限[4]。单一拉力螺钉对髁上骨折固定难,稳定性差;AO双钢板对外侧及内侧分别放置一块重建钢板及1/3管形钢板,对内侧髁显露较大,损伤重,易损伤尺神经,且双钢板螺丝钉易出现“打架”现象。作者采用Y形板治疗肱骨髁部骨折,则避免上述不足,于后侧入路,置板简便,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软组织损伤,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钛合金钢板生物相容性好,可随意塑形,适应肱骨远端的形态,贴附好;Y形板对称性设计有利于肱骨内侧髁的应力均匀分布,抗扭转能力强,钢板孔距小,较AO双钢板在干骺端能放置更多的螺钉,Fornasieri等试验发现:前屈实验中Y形钢板和内外侧双钢板明显优于单纯的外侧钢板;后伸实验中Y形钢板和外侧钢板均稍差于内外侧双钢板,但差异无显著性;抗扭转实验中Y形钢板和内外双钢板明显优于外侧钢板,且Y形钢板稍优于双钢板。因此,Y形钢板固定肱骨髁上,髁间骨折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使髁间、髁上直至肱骨干固定为一个整体,起到坚强固定的效果。从而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损伤,以利其功能早期恢复。
2.4 注意事项
手术暴露时要注意保护尺神经,手术完毕后要根据钢板与神经之间的情况回置或前移尺神经,避免发生尺神经炎。凡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术中探查尺神经有挫伤者,术后皆前移尺神经,以利尺神经恢复。本组病例中2例尺神经损伤者术后尺神经常规前置,皆于3个月内恢复。手术时要注意恢复肱骨下段的前倾角及提携角,注意维持肱骨滑车的宽度,特别对C3型骨折,去除影响固定的关节内小骨块,可用自体髂骨块来填充遗留的缺损,并用尺骨滑车切迹的宽度来间接衡量肱骨滑车的复位情况,手术应轻柔,尽量减少软组织的剥离,避免后期关节周围形成纤维化造成肘关节挛缩。早期功能锻炼应适当,可采取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以屈肘为主,伸肘为辅,兼顾前臂旋转的方针。强行伸屈和用力活动可引起出血、纤维化,增加对关节的刺激,使关节活动受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