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伴软骨下骨及关节边缘新骨形成的慢性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在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可表现为全身多处关节受累,其中以髋关节和膝关节最为常见。其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典型的关节X线片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增生。因此地方传统习惯将骨关节炎称为“骨质增生”或“老年性关节炎”。
根据骨关节炎病情的进展,骨关节炎可分不同阶段,不同期治疗侧重点各不相同。临床上常将骨关节炎分成轻度、中度及重度(或早期、中期及晚期)三期。早期关节炎仅表现为膝关节不适,休息后即缓解,X线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软骨下骨硬化。中期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持续性疼痛,活动后或上下楼梯时加重,压痛明显; X线片上可见增生的骨赘,关节间隙出现狭窄,多为不对称性狭窄。晚期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明显疼痛,休息后常无缓解,伴有活动受限,可并发畸形,X 线片可见关节周围有明显的骨赘形成,或可见游离体,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对于早期骨关节炎,首先建议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走平路、游泳、骑慢车等,减少爬山、爬楼及下蹲等可能磨损关节的运动。对于体重较大的病人,要积极减轻体重。同时开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如果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治疗无效,说明病情已开始向中期进展。
对于中期骨关节炎,首先考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加用保护软骨的药物,包括氨基葡萄糖及软骨素。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肿胀期,可以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但是每年注射次数不应超过三次。对于慢性中期骨关节炎,可以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但对注射后疼痛无缓解的患者,说明病情已开始向晚期进展。
对于晚期(重度)骨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时,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效果最佳的手术方式即为关节置换手术,其他手术方式如关节融合手术等效果较关节置换术相差较大,已不在临床广泛使用。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对于老年人来说,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恢复其日常生活,避免因疼痛及活动障碍导致患者扶拐或坐轮椅,有效减少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心肺功能障碍及精神问题发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关节置换技术已十分成熟,临床上目前采用的微创技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非常少,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三月之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及功能。至于人工假体使用寿命,目前进口关节多为20-30年,能满足60-70岁患者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行关节置换手术之后,患者仍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及周围肌力的锻炼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