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帕金森病,大概就是死不了活不好的疾病。不吃药,越来越严重;吃药了,也不见得就能好;药吃多了,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的副作用。”
如此推测,便只有沮丧,心有不甘的病友便会疑问:为什么?在解释“为什么”的时候,其实,你还应该反问自己。因为答案通常就在“扪心自问”中。“遵医嘱”,简单三个字,能做到的不多。
疑问:“为什么吃了许多药却不见好?”
报刊上、网络上,不时有人拍着胸脯说能治愈帕金森病,有些病友病急乱投医,结果吃了一肚子的“××丸”“
××丹”,甚至因为轻信“甜言蜜语的”广告,害怕西药副作用而减药、停药,结果自然是病情加重。
反问:吃了许多药,有没有“吃对药”?
疑问:“为什么别人效果好,我却不好?
有些病人说,他用了朋友推荐有用的抗帕金森药,但用在自己身上效果却不好。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复杂的,目前,就我国现有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便有五大类,总共九种药物,用药方案更是灵活多变。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条件以及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等来制定。就是说,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用药方案,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反问:你的情况和“别人”是否一致?
疑问:效果没出来,不良反应却来了,为什么好的不灵坏的灵?
帕金森用药,医生为了确定患者能否适应药物,往往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加大剂量,所以初期可能效果不明显。而大约一周到一个月左右,疗效就逐渐显现。
常见药美多巴或者息宁,主要成分是左旋多巴。口服后药片在胃内崩解溶化,进入小肠后吸收入血,最后入脑,被神经细胞摄取,转变成多巴胺,从而起到补充脑内多巴胺,减轻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这个过程,小肠中的食物动物蛋白质,会影响左旋多巴吸收。所以服用美多巴或者息宁,通常在餐前半小时。其他种类的药物,可以安排在餐后服用。这样既可以避免刺激胃肠道,又可以避免加重药物峰剂量的副作用,延长药物的有效时间。用尽量多的水送服药物,也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尽快融化,及早排入肠道,利于药物吸收。有些病人采取“按需服药”,都是活动或者特别难受的时候服药,平时能不吃就不吃。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不能不良反应,反而会诱发药物的“异动症”或者“开关现象”等严重并发症。
反问:你按时按量吃药了吗?
链接:吃的东西也有讲究
帕金森用药增加药效、减少副作用和吃的东西也息息相关。
服用帕金森药物,要限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而且要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鱼肉或鸡蛋。肉类可分配在午、晚餐,有时,为了白天药效更佳,也可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食物。
某些消化道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可吃吃一些低蛋白质的食物如饼干、水果或果汁等。
疑问:医生说怎么吃我就怎么吃了,为什么药效时好时坏?
这有一个原因,就是胃肠道功能好坏。帕金森病本身会影响到植物神经,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会有腹胀、食欲不佳、便秘等。如果服用一些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比利或吗叮林,改善胃肠蠕动,促进药物吸收,有时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改善运动波动的症状。同时,也减少便秘的发生。
经常散步对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也有很好的效果。
反问:你的胃肠功能正常吗?
疑问:为什么效果越来越差,我是产生抗药性了吗?”
的确,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会减退,逐渐出现“运动波动”并发症,表现为“剂末现象”、“异动症”、“开关现象”甚或精神症状等。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这主要与左旋多巴的在血中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大约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就被分解代谢掉一半)有关。虽然早期左旋多巴在血中存在时间也短,但是进入脑内的药物还可以被残存的神经细胞摄取并储存起来,根据身体的需要,慢慢释放。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内这种神经细胞继续变性死亡,导致这种存取能力下降,于是出现疗效减退,运动波动的并发症。这一点是疾病本身进展的原因,所以需要思考的就是医生和科学家了,目前,他们已经提出了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的概念。这是目前帕金森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