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控制脂肪肝,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治疗中应针对不同病因控制原发病或相关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下6种人最容易患脂肪肝
1、嗜酒、酗酒的人: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直接毒害作用,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先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其病变程度与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总量成正相关。
2、肥胖的人: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运输代谢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3、营养过剩的人:营养过剩,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由于过食高脂、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使平衡状态发生紊乱,造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
4、营养不良的人: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肠道病变引起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导致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5、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进入中老年之后,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脏功能退化,代谢功能下降,若活动及体育锻炼减少,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
6、其他:患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孕妇及某些家族性代谢性疾病均可导致脂肪肝。
防治脂肪肝的一般原则如下
1、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白领”的脂肪肝流行率较高,可能与白领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体力消耗又相对较少,且常有的过量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有关。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三餐有规律,少吃零食和夜宵;少饮酒、有规律作息和经常锻炼,保持心情开朗和注意劳逸结合。
2、对症治疗
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关键。常在戒酒后2―4周后,肝肿大和一些异常的实验室指标可恢复正常。
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减肥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和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应积极地治疗原发病。
3、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虽然报告某些药物有效,但尚需作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目前市场上不有不少所谓“降脂保肝药”,其中有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有些则只适用于某种病因引起的脂肪肝,因此不要轻信社会上错误的广告宣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脂肪肝的自然转归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病因及病理类型。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进展缓慢甚至处于静止状态,预后相对良好。部分患者即使已并发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如能得到及时诊治,肝组织学改变仍可逆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