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是指皮肤及皮下在一定强度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单独或联合作用下,由于皮肤血管与淋巴系统受损所致的以细胞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破溃性损伤。
病因:
1、直接原因: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三者结合可致微循环闭塞,造成组织缺血,进而引起炎症和缺氧发生,导致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
2、内在病因:
感觉运动和意识障碍、营养不良、护理不当。
压疮好发部位:发生于体表软组织受压的任何部位,同常情况下多发生于机体的骨性突出部位表面的皮肤。
压疮分期:
一期:通常在骨突部位的皮肤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但皮肤是完整的。
二期:部分真皮层缺失而出现的表浅的开放型溃疡,底部为无坏死组织的、干燥或有光泽的粉红色创面;也可以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已破损的充满血清的水疱。
三期: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层可见但是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可有坏死组织但组织缺失的深度未知,此期也可包括瘘管和隧道。
四期: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创面可布满坏死组织和焦痂,通常存在瘘管和隧道,甚至溃疡深及肌肉和支持系统(如筋膜、肌腱、关节囊等)而并发骨髓炎。
不可分期: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创面床上实际完全被坏死组织或/和焦痂(黄色、灰色、黑色、灰绿色或棕褐色)所覆盖。除非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或/和焦痂以暴露出创面基底部,否则无法确定溃疡的深度和分期。足跟部稳固的焦痂(干燥、附着紧密、完整无红肿或波动感)相当于机体的“机体天然的(生物学的)保护屏障”,不应该被清除。
治疗:
一、全身综合性治疗:改善营养状况,改善心肺肾脏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治疗,解除肌肉痉挛,不用或者慎用一些不利于伤口恢复的药物,如镇静剂。
二、病因治疗:1、消除局部压力:定时翻身Q2h、转移、改换体位;2、使用减压装置。
三、压疮创面治疗:1、清创换药,2、外科手术治疗。
四、康复治疗:1、泡沫敷料,2、光疗(紫外线),3、超短波,4、漩涡浴(清洁创面的压疮不适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