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此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初次发作,病程短的患者
2、病程虽长,但症状及体征较轻的患者
3、经影像学检查椎间盘突出较小成飞医院康复科陈勇
4、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施行手术者
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机理
1、卧床休息
2、机理:制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韧带紧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不负载的状态,有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使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髓核回纳,椎间盘的高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有利于椎间盘周围的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加速炎症消退;避免走路或运动时腰骶神经在椎管内反复移动对神经根的刺激。
三、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产生腰腿痛的机制因素1机械压迫神经根2突出髓核组织产生自体免疫反应损伤神经,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此外炎性介质(磷脂酶A2、白介素6、花生四稀酸、前列腺素E)的释放与腰骶神经根痛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炎性介质的因素,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又称非类是固醇类抗炎药)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
四、牵引治疗
平牵(快速牵引、慢速牵引)三维牵引
机理: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回纳。
2、促进炎症的消退3解除肌肉痉挛4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
快速牵引(三维牵引)
快速牵引(三维牵引)的适应证: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小关节紊乱、假性滑脱、早期强直炎
机理:提高疼痛阈值,缓解肌肉痉挛,增加椎管及椎间孔的容积,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病理倾斜,使后纵韧带张力增大,增加侧隐窝,松解神经根粘连8屈曲和旋转使突出物在三维空间内不同程度变形,增加了神经根和硬膜囊的相对空间。
牵引后处理:绝对卧床8小时相对20天配带腰围活动
慢速牵引
慢速牵引的适应症: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变引起的腰腿痛、急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疾病。
机理:缓解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20分钟后此效应消失)使突出物部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3增加椎间孔面积和小关节间隙使关节滑膜的挤压和囊内压减轻
五、物理治疗
作用: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和松解粘连等作用对减轻因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疼痛、改善患部微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因疼痛引起的痉挛、并能促进患处的功能恢复
方法:电超导药物导入、低中高频电疗法(多功能)、紫、红外线疗法。
六、推拿疗法
原理: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扩张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速,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淋巴系统的影响:促进淋巴回流加强水肿吸收。对关节、肌肉韧带、肌腱、和鞘膜的影响。镇痛的作用
七、针灸疗法
1、原理:
(1)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
(2)疏通经络及其调整作用
2、方法:
(1)体针疗法
(2)耳针疗法
(3)电针疗法
(4)刺雪拔罐法
八、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的作用机制:
(1)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2)镇痛作用
(3)消炎作用
适应证:椎间盘源性腰痛、后关节疾患、部分腰突症、临时止痛作用
禁忌证:活动性结核、全身急性感染、封闭部位的感染、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代偿不全。
常用的方法:痛点封闭、椎间孔神经根封闭、关节突关节封闭、硬膜外腔封闭、骶管封闭
九、针刀疗法
原理:松解粘连、特别是对腰背皮神经的松解
适应证:小关节紊乱、腰椎失稳引起的腰背痛、腰背肌筋膜炎、腰背皮神经嵌压综合症、等腰椎退变后的非椎间盘源性腰腿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