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是一个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侯群,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规则、次数少、便量少、粪便硬、局部不适或疼痛,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排便。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显着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发病原因:
正常排便需要含有一定量膳食纤维的胃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上述排便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障碍,均可引起便秘。常见原因如下:
1、一般原因:(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常见原因;(2)、不良排便习惯,如久蹲不起等,最好大便不要超过3分钟。(3)、长期抑制便意;(4)、不合理使用泻药;(5)、环境或排便体位改变;(6)、妊娠;(7)、老年、营养障碍。
2、结直肠和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1)、结肠机械性梗阻:良、恶性肿瘤;(2)、直肠或肛管出口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肠狭窄、内括约肌失弛缓、直肠前凸、直肠内脱垂、盆底痉挛综合症、耻骨直肠肌肥厚等;(3)、结直肠神经病变及肌肉异常: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慢传输性结肠运动缓慢、肠易激综合症等。
3、结直肠外神经异常:(1)、中枢性:各种脑部疾病、肿物压迫、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等; (2)、神经支配异常。
4、精神或心理障碍:(1)、精神疾病;(2)、抑郁症;(3)、神经性厌食。
5、医源性:(1)、药物:如可卡因、吗啡、抗抑郁药、抗胆碱能制剂、铁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2)、长期制动。
6、内分泌异常及代谢性疾病:(1)、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铅中毒等。
7、结缔组织性疾病:如硬皮病等。
二、便秘的临床表现及自我诊断:
1、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可将便秘临床表现归纳为:(1)、排便困难、费力;(2)、排出粪便干燥;(3)、便不尽感;(4)、肛门直肠阻塞感;(5)、手法辅助排便;(6)、排便次数<3次/周;无便意。
2、据上述临床表现,便秘的严重程度分为3度:
轻度: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
重度: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
中度:介于两者之间。
三、 治疗原则:根据便秘程度和病因及类型,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恢复正常排便。其中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加强排便生理教育,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运动,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