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疗法的主要原则是减少或避免负重以利股骨头自身修复,防止股骨头塌陷,适用于Ficat I、II期病例,但其效果欠佳。
自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使用脉冲电磁场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由于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其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近年来,又出现了体外震波(shockwave),其基本原理是将震波作用于坏死骨与正常骨交界区的硬化骨,促进坏死区的血管化和骨组织的修复。Russo等(2000年)报告45例股骨头坏死(ARCO I~III期),病人年龄20-68岁,接受体外震波治疗后6个月随访,其中39例疼痛消失,且MRI显示病灶区异常信号恢复正常。Ludwig等(2001年)通过体外震波治疗ARCO I~III期股骨头坏死22例,平均年龄54.9岁,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RI动态观察显示,1年随访时有14例已痊愈,且疗效稳定。作者认为,与手术方法相比,震波治疗有如下优点:(1)非侵入性;(2)不破坏骨质,有利于日后假体置换。对其临床价值还需要长期随访结果以及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组织学观察来评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