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许多疾病均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为前庭系统疾病,包括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另外,颈椎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一些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眩晕。下面,对临床常见的眩晕病进行简要概括。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本病大多数为特发性,即原因不明,部分可能与头部外伤、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及偏头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突然坐起、躺倒、弯腰及平卧位翻身或转头时发生短暂的眩晕,其持续时间一般均小于60秒,可伴有恶心、呕吐及头昏等感觉。目前的CT、核磁共振等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该病。体位试验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金标准,治疗主要采用耳石复位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能立即消失,辅以药物治疗后症状常于数日后缓解。
梅尼埃病:本病的发生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平衡障碍。但部分患者可能只出现眩晕等前庭系统症状,称之为前庭型梅尼埃病;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耳聋及耳鸣、耳部闷胀感等,称之为耳蜗型梅尼埃病。梅尼埃病多发生于中年人,在发作期予以药物治疗能减轻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型梅尼埃病患者,可予以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也称化学性迷路切除),这种方法治疗简便、经济,效果也不错,但可能会发生听力下降的并发症。
前庭神经炎:多发生于中年人,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冒史。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发作期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缓解期可予以前庭功能训练。
颈性眩晕:常见的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引起的眩晕发作突然,持续时间较短,常为几分钟,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有时伴随小脑后下动脉其他供血区缺血相关症状,如肢体无力、跌倒、视幻觉和头痛等。治疗上主要为原发病的治疗及改善微循环药物。
西医认为眩晕的病因:
(1)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前庭神经元炎、内听动脉堵塞、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晕动症。
(2)脑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眩晕的最多见原因、主要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小脑脑桥病变(脑桥及小脑出血、脑干、小脑和第四脑室肿物)、偏头痛,植物神经紊乱。
(3)全身性眩晕: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代谢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因供血失调,毒素影响,血液流变学改变,高脂血症、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及自由基损伤等造成眩晕症。
(4)颈源性眩晕:颈椎病、颈肌不平衡、肥大性颈关节炎。
(5)眼源性眩晕:眼屈光不正如散光、眼外伤或手术导致单眼无晶状体等,眼肌瘫痪、视力障碍。
(6)外源性眩晕:药物性眩晕(部分患者在应用链、庆大、卡那或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奎宁、水杨酸、酒石酸锑钾和苯妥英钠等药物后)、化学物质中毒(如:一氧化碳,药物,酒精等)、脑外伤、脑震荡及后遗症。
(7)精神性眩晕: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失眠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中医认为的病因: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为。
(1)肝阳上亢型(无风不作眩)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眩。
症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晕,皆是肝阳上亢之症,如脉眩细数,则为肝肾阴虚内热之象。
(2)气血亏虚型:(无虚不作眩)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症候分析:气虚则为清阳不展,血虚则为脑失儒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3)肾精不足型:(无虚不作眩)
症状: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症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肾虚则为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为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则时时耳鸣。精关不固,所以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眩细数。偏阴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型:
症状: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百腻,脉儒缓。
症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则眩晕头重如蒙。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苔百腻,脉濡缓,均为痰浊内蕴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