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临床上的标准名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伴随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大部分患者发病表现为起床、后仰倒床或者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时引起天旋地转的感觉,伴恶心、呕吐。眩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
耳石症的发病率约为64/10000,是最常见的一种眩晕病之一,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最容易发作。但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也成了危险人群,故目前耳石症越来越年轻化,但引发的原因不明。
耳石症到底是身体哪个部位出现的问题呢?
原来藏着人体颞骨内部的内耳除了有听觉作用外,还是一个维持平衡的器官。其中,感受直线加速度和重力变化的感受器是位于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它们各有一个囊斑,其上有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钙结晶,形状像石头,称为耳石。感受角加速度的感受器是三个半规管,它们互呈90°夹角,都开口于前庭。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局部结构退化等原因,耳石从原来前庭的位置上脱落,掉进了半规管。当头位变动时就会引起眩晕。
耳石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
1、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
2、每次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3、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头位改变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4、有适应性或易疲劳性,即反复转到刺激位置眩晕程度会减弱。
5、有自愈性,病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缓解,少数人可延续到数年。通过患者叙述的病史,医生基本能对耳石症做出最初的判断,但最终确诊并明确耳石的部位,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查。耳石脱落的位置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方向的眼震,这是进行耳石定位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