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心病,大约占整个先心病的25%,有一小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愈合,一般发生在1~5岁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患儿。
然而,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的患儿都能自行愈合。导致自行愈合的机制很复杂,大致与年龄,缺损的类型、大小,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
很小的室缺,尤其是膜周部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会在5-7岁后显著减小。综合四组国外的观察,6个月龄的患儿室却自行闭合的概率接近50%,而5岁时这一数值只有5%左右。美国的一组229例小室缺非手术治疗的病人随访,进入随访时病人的年龄为14-18岁,随访结束时的年龄为30±10岁,室缺的自然闭合率仅为6%。这种缺损导致的分流量很小,对心脏和肺血管影响很小。它给病人带来的问题,一是心脏杂音的麻烦,二是患感染性心内膜炎概率的增加室间隔缺损最易合并感染、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的器质性肺动脉高压,那么患儿就失去了治疗的机会。所以,家长和医生在等待患儿自行愈合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和进展的速度。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及治疗指征的把握较前都有很大进步,比如应用心血管造影技术,对室间隔缺损所并发的肺动脉高压进行评估,可以更准确地确立患儿是否需要近期行手术治疗;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治疗的手段日渐成熟,治疗的保险系数也日渐增大,如体外循环和深低温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的成功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
因而,一般专业的心血管医生,对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建议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等待室间隔缺损的自行愈合,一旦在随诊的过程中,患儿的病情出现变化,或没有自愈的可能,那么,就须尽快行干预治疗,以免失去治疗时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