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3年美国FDA批准第一个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生物制剂Alefacept问世以来,银屑病生物治疗领域发展迅速,成为近年重要的研究进展。
国外已经批准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的生物制剂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单抗)制剂和重组融合蛋白制剂两大类,所针对的靶分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23、T细胞活化相关分子等,举例如下:
英夫利西单抗(Inflaximab):抗TNFα 人-鼠嵌合抗体,是第一个批准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单抗制剂,主要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及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对红皮病型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也有良效。用法:5mg/kg,第0、2、6周各一次,VD,维持治疗每8周一次。预期起效时间为1-2周,文献报告的疗效(PASI 75)为60%-80%,主要不良反应为结核等机会感染。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
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抗TNFα完全人源性单抗,适应症同英夫利西单抗,但在英夫利西单抗或其他TNFα抑制剂效果不佳时阿达木单抗仍可能有效。用法为初次80mg,以后每2周40mg,皮下注射。预期起效时间为4周,应用12周无效则停用。文献报告的疗效(PASI 75)为53%-80%,同样有结核等机会感染的风险,但本制剂为全人源性抗体,故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发生率低。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
抗IL-12/IL-23单抗(Ustekinumab):是抗IL-12/IL-23(P40亚单位)的完全人源性单抗制剂,2009年批准上市,主要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及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用法:45-90mg,第0、4周皮下注射,以后每12周一次。预期起效时间为1-2周。目前的临床观察认为在起效时间、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优于抗TNFα单抗。主要副作用有机会感染、心血管问题等。
依法珠单抗(Efalizumab):抗CD11a (LFA-1的α亚单位)人源化单抗,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对关节病型银屑病无效,对其他类型重症银屑病效果不确定。对斑块型银屑病疗效低于以上单抗制剂,而且在美国因发生数例严重感染――多灶性脑白质病(PML)而被FDA警告。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
依那西普(Etanercept):TNFα受体与人IgG1的Fc段重组融合蛋白,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同TNFα单抗制剂,有效率(PASI 75)约为5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阿法赛特(Alefacept):LFA-3与人IgG1的Fc段重组融合蛋白,是FDA批准用于银屑病的第一个生物制剂(2003年),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及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用法:15mg,每周一次,肌肉注射,疗程12周,若需要此疗程可重复,但至少间隔12周。预期起效时间为2-6周,由于起效慢,治疗初期可与UVB联合而缩短起效时间。有效率(PASI 75)21-33%,副作用有头痛、WBC降低、感染等,美国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
尽管生物制剂用于重症银屑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但已有很多临床观察表明各种单抗或融合蛋白药物具有起效快且疗效高的优点,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得到改善。对于在其他治疗中发生抵抗或明显不良反应的复杂病例以及妊娠期重症银屑病,生物制剂仍然是挽救患者的理想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2011年10月)我国还没有批准任何生物制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
本人对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有以下几点基本看法:
1、生物治疗代表着新的进展和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可以作为一类新的疗法或用于疑难危重银屑病病例;
2、虽然生物治疗具有“靶向性”的特点,但现有的生物制剂也只是一定程度地解决问题,仍不能根除银屑病;
3、我国结核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潜在感染率较高,应用生物制剂后发生播散性结核病等严重感染的风险较发达国家大;
4、费用昂贵,还不是所有患者都能用得起的。对于大多数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还是适合选择传统的方法,在“分型分级规范治疗”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