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俗名蛇缠腰。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是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该病伴有明显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学会早期诊断和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皮损好发于头面、肩颈、胸背、腰部、臀部等部位。红斑水疱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也是本病的一大特征,部分患者常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
带状疱疹的早期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常用的如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疗效确切,但老年患者应注意,该类药物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故建议在服药后及时复查肝肾功能。除抗病毒外,常常辅以营养神经药物,常用的有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如伴有疼痛,可给予止痛药物,如普瑞巴林、阿米替林、加巴喷丁等等。 若局部糜烂感染者,可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文献记载较为丰富,既有内治也有外治。内治方面离不开[肝泻火,除湿解毒这一法则;外治方面则以清热燥湿解毒为主,并记载了刺疱放液的方法治疗该病。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缠腰火丹蛇串名,……其间小疱,用线针穿破,外用柏叶散敷之。”中医临床辨证,常见的有以下四型:肝经郁热者给予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者给予除湿胃苓汤;风热毒蕴者用普济消毒饮;气滞血瘀者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
根据前述临床表现,带状疱疹诊断不难,及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很大帮助。 需指出,以上都是带状疱疹的一般治疗方案,但是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再加上物理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疾病早日痊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