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预防PFO患者脑卒中或TIA的复发。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孰优孰劣尚无定论,PICSS研究表明,PFO合并C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组2年脑卒中复发率为13.2%;,华法林治疗组2年事件发生率为16.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华法林组小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推荐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3~5mg/(kg/d)或氯吡格雷75mg/d〕作为首选治疗。对于抗血小板治疗中仍有脑卒中复发者,或并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及高凝状态者,可改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目前尚缺乏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的相关数据或经验。
尽管药物治疗无手术风险,但需长期治疗,出血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另外患者的依从性差。有研究表明,对于PFO合并ASA者,即使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其脑卒中复发率仍较高。
四、封堵治疗
1、适应症
①CS或TIA合并PFO,有中-大量RLS;或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仍有复发;或有明确DVT;
②顽固性或慢性偏头痛合并PFO,有中-大量RLS;
③PFO合并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瓣膜功能不全,有中-大量RLS;
④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伴PFO,有中-大量RLS;
⑤高危PFO:PFO合并ASA或间隔活动度过大、大的PFO、PFO合并静息RLS;
⑥年龄18~60岁(合并明确CS,年龄可适当放宽)。
2、相对适应症
①偏头痛合并PFO,有中量RLS;
②PFO伴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长期坐位或卧床等),有中量RLS;
③PFO伴颅外动脉栓塞;
④合并PFO的特殊职业(如潜水员、飞行员等);
⑤临床难以解释的缺氧合并PFO。
3、禁忌症
①可以找到任何原因的脑栓塞,如心源性脑栓塞、血管炎、动脉硬化;
②对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禁忌者,如3个月内有严重出血情况,明显的视网膜病,有颅内出血病史,明显的颅内疾病;
③下腔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完全梗阻,全身或局部感染,败血症,心腔内血栓形成;④妊娠;
⑤合并肺动脉高压或PFO为特殊通道;
⑥急性脑卒中2周以内。
4、封堵PFO围术期管理
(1)术前准备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患者应接受详细的临床检查,包括临床症状评定、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压力评定以及PFO解剖学评估等,并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应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价脑卒中;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了解静脉瓣功能或静脉血栓状况。所有患者均应完成cTTE及TEE检查,评估PFO-RLS多少,PFO解剖特征、有无血栓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前48h口服阿司匹林3~5mg/k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术前1h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2)植入操作
PFO封堵过程与ASD封堵过程基本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封堵PFO难点之一就是导管如何通过PFO通道。1/3的患者导丝或导管就可直接通过PFO。1/3的患者需多功能导管引导,当导管头端位于肝静脉水平以下,且指向脊柱方向时,将导丝朝向房间隔方向前送,可通过PFO。如果将导丝J形头端拉直仍不能通过PFO,则需要在后前位透视下,用多功能导管头端沿房间隔中部滑动寻找PFO。一旦导管头端到达卵圆窝区域,则从8点到2点的位置,前后旋转导管,以使其通过PFO。亦可在右心房的下部,先将导管指向患者左侧(3点钟方向),边前送导管边顺时针向后旋转导管大约1/4圈(6点钟方向),操作应轻柔连续完成,有时需要重复这一操作。仅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使用直头泥鳅导丝或可操控的冠状动脉导丝通过PFO。一般不主张经房间隔穿刺通过卵圆孔。
封堵PFO与ASD另一不同点在于对大小的判断。封堵ASD时,需测量最大径,但封堵PFO更注重其结构特点。应用StarFlex和Helex封堵器时,要根据PFO最大直径选择封堵器,需用球囊测量PFO伸展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一般不考虑PFO开放直径,故不需要球囊测量。但对于PFO合并ASA或巨大PFO,考虑应用ASD封堵器,根据球囊测量伸展径能更合理选择封堵器。
虽然国外临床先后使用Cardio SEAL/Star Flex封堵器、Amplatzer ASD或PFO封堵器、Helex封堵器和PremereTM PFO封堵系统等,但我国仅批准Amplatzer PFO封堵器或国产类似封堵器用于临床。Amplatzer PFO封堵器形态类似于ASD封堵器,其型号有18/18mm、18/25mm、30/30mm和25/35mm,封堵器右盘大于左盘。
封堵PFO推荐使用专用封堵器。ASD封堵器由于大小难以选择,易过大选择封堵器等原因,不推荐应用于PFO封堵,但对于PFO合并ASA及巨大PFO者有优势。大多数PFO,可先常规尝试选择18/25mm中等大小封堵器,如用力不大就将左房伞拉入右房,则需更换25/35mm封堵器。对于PFO合并巨大ASA;长管形的PFO;继发隔特别厚或粗大的主动脉根部凸出并紧靠卵圆窝时,而担心封堵器的盘片对主动脉造成侵蚀,则直接选择25/35mm或30/30mm的PFO封堵器。成人很少使用18/18mm封堵器。大的封堵器能完全覆盖整个PFO裂隙,但不能紧贴房间隔,易与主动脉之间相互摩擦,有侵蚀心房壁的可能。小的封堵器与房间隔紧贴好,可避免侵蚀心房游离壁,但有可能部分覆盖PFO的裂隙,尤其是封堵器位置放偏时,常有残余分流。因此,选择合适的封堵器非常重要。
(3)术后用药与随访
术后常规肝素抗凝48h,口服阿司匹林3~5mg/(kg?d),6个月及氯吡格雷75mg/d,3个月。有心房颤动者口服华法林。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应复查超声心动图,除了解封堵器位置、有无封堵器血栓及心脏结构外,重点应作cTTE或cTCD检查,判断有无RLS。封堵PFO合并症与ASD―样,但更少见和安全。主动脉侵蚀很罕见,主要警惕有无新发心律失常,文献报道,应用Star Flex封堵器术后新发房颤7.5%;,而Amplatzer封堵器为3.1%;。封堵器触发房颤约1%;。
五、外科手术治疗
大部分外科修补PFO已被经皮封堵所替代,现多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其他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发现PFO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