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填住,阻止疝块突出。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有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的可能。
2、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或糖尿病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处理,否则术后易复发。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1)传统的疝修补术:
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疝囊高位结扎术:显露斜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然后切去疝囊。这样就能堵住腹内脏器进入疝囊的通道。结扎偏低只是把一个较大的疝囊转化为一个较小的疝囊,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施行修补术。有些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避免施行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腹壁的缺损应在以后另作择期手术加强之。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成年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只有在薄弱或缺损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得到加强或修补之后,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治疗。
(2)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现代疝手术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修补。常用的修补材料是合成纤维网。其最大优点是易于获得,应用方便,不需要在病人身上另作切口(如利用自体组织作疝修补),节省了手术时间,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较轻。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有四种:
①经腹膜前法;
②完全经腹膜外法;
③经腹腔内法;
④单纯疝环缝合法。前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从内部用合成纤维网片加强腹壁的缺损;最后一种方法,用钉或缝线使内环缩小,只用于较小的较轻的斜疝。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临床上较少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