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脏肿瘤于1995年由意大利的ROSSI率先应用于临床,为当今最新的肝肿瘤导向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细胞,当肿瘤细胞加热超过45~50℃时,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细胞膜双脂质膜溶解导致细胞膜破坏,从而细胞结构改变。射频消融技术通过使细胞内温度超过60℃而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关于热能治疗肿瘤的最早报道是早期埃及人和希腊人用热烙术治疗体表肿物的记载。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的具体情况,热能导致细胞损害需要的时间3至50小时不等,当温度升高大于42℃时,导致细胞损害所需要的时间呈指数下降。
例如,当温度达到46℃时需要8分钟杀死肿瘤细胞,而当温度达到51℃时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当温度超过60℃时,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双脂质膜融化,细胞死亡不可避免。新生的肿瘤血管存在一定的生理调节缺陷,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正常细胞,而对高温的耐受性较正常组织差。 近年来,射频产生热能致组织坏死越来越成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热点。在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时,电极尖端的高频交流电射入电极周围组织,组织中的离子也就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摩擦生热,当组织的温度超过60℃时,细胞死亡,在电极周围出现区域性组织坏死。
标准的射频治疗技术可使局部组织温度超过100℃,使肿瘤组织及周围的肝实质发生凝固性坏死,同时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断续向肿瘤供血和防止肿瘤转移。组织的微管道完全破坏,直径小于3mm的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发生栓塞。而大血管因血流较快,可迅速带走射频产生的热量,不会导致血管温度升高而损伤血管。热能将使电极周围组织产生一个边界清楚的球形坏死亡,使被此区覆盖的肿瘤组织破坏死亡。
电极周围组织因过热而发生炭化,增加了组织的阻抗,降低射频能量的释放,最终热能导致坏死区的大小与射频电流的平方(称为射频能密度)成正比,单极射频针产生的能量与距电极的距离平方成正比递减。因此,传统的单极射频针所致的凝固性坏死区直径最大仅能达到1.6cm,新近研制出的多极射频针具有多枚弧形电极,电极的绝缘外鞘进入肿瘤时,电极缩于鞘内,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电极在肿瘤内放射状菊花形弹开,形成一个直径2.0~5.0cm电极丛,从而加大了射频消融毁损肿瘤的范围,一次可使组织凝固性坏死范围达6cm左右。
射频电极可经皮、腹腔镜和术中应用来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及转移肿瘤,在体外超声和术中超声的引导下,针鞘进入肿瘤内部后各个电极弹开刺入组织内,将电极针接到射频发生装置上,另外双下肢各接一个电极作为地线,计算射频能量的大小进行射频治疗。当肿瘤直径小于2.5cm时,可将弹开后直径3.5cm的射频针直接插入肿瘤中心而毁损肿瘤,对于较大的肿瘤,可行多次穿刺,于肿瘤内部不同位置弹开而达到彻底破坏肿瘤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射频针首先置于穿刺点对面肝与肿瘤交界弹开毁损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肿瘤组织,收回射频针依次向后间隔2.0~2.5cm后退针鞘,再次弹开毁损。与手术切除相似,热能毁损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肿瘤组织,还应包括周围1cm的正常肝脏组织。术后常规行ct检查,可发现囊状肿物,随时间进展肿物逐渐缩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