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病死率很高,目前多采用化疗等手段。由于化疗时间长,大多要联合用药,且药物本身的副作用较大,会引起肿瘤患者生理和心理上较大的变化。这样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心理障碍,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猜疑、孤独等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障碍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复,并有可能引起病情的恶化。近年的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心理因素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指导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其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肿瘤科张洪亮
一、化疗前患者的心理问题
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神经损伤;心肺毒性;另外还有脱发、色素沉着、过敏反应等。这些化疗副作用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和沉重的精神压力。 目前,单纯化疗多用于晚期难以手术的患者,患者失去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机会,将希望放在化疗上。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化疗的疗效欠佳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各种心理问题随之而来。术前化疗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创伤更大的手术,此期患者的心理问题多为术前的心理问题。术后化疗则因为患者还未从手术的打击中摆脱出来,患者还停留在对手术的认知之中,对化疗准备不足,从而会产生猜疑、恐惧、抑郁及焦虑等。
1.暴躁情绪确诊为癌症对患者是很大的精神打击,他们会改变自己的生活计划来考虑如何应对抗肿瘤治疗。患者的身心受到疾病的折磨,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目睹别的患者出现的各种化疗药物的副作用,都会令他们情绪低落,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容易被激怒。这时,患者十分需要家属的支持、安慰和陪伴,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精神治疗和护理,以消除暴躁的情绪,减轻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这时,医护人员应向其解释化疗药的副作用是暂时性的保护性反应,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向患者解释目前医学发展了,已经研制出多种能预防和减低化疗毒副作用的相关药物,并叮嘱其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同患者一道与疾病作斗争,使患者接受并完成化疗。在化疗前加强心理指导,实施干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调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同时,要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关心体贴患者。还要经常接近患者,明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话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争取患者的配合。
2.抑郁猜疑心理 当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在陌生的环境中,对将要面对的治疗计划不了解,同时担心化疗后的副作用较大,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低、脱发等;以及疾病本身的影响,机体出现的一些变化比如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这些都会对患者的自信产生影响,使其感觉自卑、失望,闷闷不乐,逐渐产生抑郁猜疑心理。常常表现为对周围的事情很敏感,把病情看得很重,认为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怀疑医务人员、家人对自己隐瞒病情。表现为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除了患者家属要积极关心配合外,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同情与安慰,并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确保患者能接受并顺利完成化疗全过程。因此,医护人员应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接触,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消除患者的忧虑心理。
3.焦虑心理多数癌症患者认为自己在世时间不多,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安排,同时又有许多难以割舍的事情,如与子女、爱人、父母等的亲情以及工作、学习和生活。患者对接下来的治疗不了解使焦虑情绪更为明显。常常表现为生活规律紊乱,吃不香,睡不好,烦躁不安,坐卧不宁。
4.恐惧心理从健康人到患者的角色改变,以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等一系列原因,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此外,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特殊的临床检查,病情严重,也可造成恐惧心理。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必然会面临日复一日地服药、注射、输液,他们首先害怕疼痛,担心护士注射技术欠佳。多次化疗的患者由于静脉炎、静脉硬化造成穿刺困难,打针时可见其表情紧张,针对上述情况,医护人员不但要关心、体贴患者,而且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同时尽可能保证静脉穿刺一针成功,解除他们的顾虑,减轻其心理恐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指导,向患者说明各种检查治疗的必要性,说明副作用与不治疗任病情发展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使患者权衡轻重,减轻惧怕心理反应,主动配合检查治疗。
5.化疗药物的依赖心理患者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过程后,承认了自己的“病人角色”,心情较平静,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患者对化疗产生盲目的依从性,单纯追求用药剂量,较少考虑综合疗法和身体的整体免疫状况。有的患者在经口补充营养困难、身体虚弱、血象很低的情况下,还一味要求加大化疗药物剂量,结果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6.抗药心理患者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影响大,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等。由于上述心理反应,患者表现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对药物治疗是极为不利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讲究心理卫生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肿瘤消退。所以,我们在实施治疗时,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
二、化疗前的干预措施
要使患者能顺利化疗,医患之间必须创造机会进行多次交谈及讨论。
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详细的治疗计划,尽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或恐惧情绪,增加化疗的依从性。这样做将使患者在确定诊断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得以较快地平复,并带来恢复健康的希望,有助于改善情绪。不论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还是手术切除,癌症患者总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忍受比较大的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所以医生必须在治疗中得到他们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必须把整个计划及其利害关系以及治疗措施向患者交代清楚,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患者对治疗计划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则相对容易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临床治疗应该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明确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积极的话语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能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化疗前多数患者缺乏肿瘤和化疗的相关常识,可采用健康知识讲座、办黑板报或公开咨询等形式宣传肿瘤及化疗方面的常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抗肿瘤的信心,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4.注意保护性医疗恶性肿瘤患者有知情权,应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文化程度和患者家属的意愿灵活应对,既不能忽视患者的知情权也不能盲目地强调知情权。对癌症患者的真实病情要适当保密,以免他们过度紧张与恐惧。对已经知道病情的患者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与鼓励,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疾病,避免和减轻不良刺激及恐惧和猜疑心理。
5.对消极失望的患者要分析他们的原因 做好心理指导,调养精神与指导生活,向他们解释综合治疗癌症的重要意义。以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增强治疗的效果,排除不利于治疗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其副作用。同时还以好转的病例作为典型,帮助患者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抓住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他们的悲观情绪。
6.创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关心体贴患者,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亲人对他关心体贴,他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悲观心理会加重,因此做好患者亲属的动员工作,是扭转患者悲观、绝望等负性心理的关键步骤。
7.保证睡眠和休息 充足的睡眠与充分的休息,对情绪调节有良好的作用。肿瘤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化疗引起的毒性作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休息和睡眠。睡眠不好,情绪也随之波动,甚至影响食欲,影响治疗。
8.重视第1次化疗前患者的心理反应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等待第一次化疗期间,最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其程度往往要比实际化疗时还要严重得多。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解释及相应的心理治疗。
化疗中患者的心理问题
化疗期间患者的心理问题常常与化疗的剂量、化疗的给药途径以及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有关。多数患者应该接受全程足够剂量的化疗,对肿瘤治疗的疗效有积极的作用,可延长生存期。但是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决定,并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患者除遭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忍受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化疗所致的生活改变。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脱发、恶心呕吐、乏力、厌食、肢体麻木或疼痛等。化疗时患者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常常需要反复到医院就诊,要考虑就诊时间、交通问题以及与家人的关系等多种因素,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患者常常会产生愤怒、焦虑、敌对等情绪变化。
1.脱发脱发一般是癌症患者接受化疗的明显标志。不同患者对脱发的反应是不同的,那些化疗后出现的可能影响患者工作或生活的后遗症常常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化疗前根据患者对脱发的接受程度做一些准备工作:事先向患者解释,让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化疗期间可头戴冰帽减少头皮血流量,尽量减少脱发,并向患者说明冰可能引起不舒服。鼓励患者准备假发套或帽子,并向患者说明化疗结束后,头发有可能重新长出来,减少患者对脱发的恐惧。
2.胃肠道反应化疗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常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通常应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周期,商讨化疗的时间。化疗间期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止吐、增加食欲等的治疗。并积极干预患者治疗前的不良心理反应。
3.化疗可能出现体重改变化疗期间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或增加,应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增强患者的自我幸福感。
4.与生育相关的问题有些化疗药物可能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化疗前了解患者的生育需求,若患者有生育愿望,尽量选择对生育能力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药物。
化疗后患者的心理问题
1.盲目乐观心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化疗折磨后,部分患者认为化疗结束就万事大吉了,特别是化疗有一定效果而以往又没有进行过化疗的患者,会认为化疗结束后自己的病情好转就万事大吉了,从而对以后的治疗不认真,放松自己,使治疗的连续性和疗效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肿瘤扩散的现象。
2.悲观绝望心理客观地讲,化疗对多数肿瘤的疗效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当患者经历了化疗中的种种折磨,却发现自己的肿瘤未被很好地控制,甚至出现了进展,他们的精神支柱瞬时便崩溃了,从而出现悲观、绝望心理,这种心理反应会严重影响此后的治疗效果。
3.反常焦虑心理化疗结束前,有些患者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反常焦虑情绪,使得他们治疗不积极,甚至中止最后1个周期的化疗。
总之,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治疗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忍受的;每个患者并不一定发生所有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常常大于治疗的危险性。患者及家属的信心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