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专家门诊常常遇到一些胆囊息肉的患者,他(她)们都非常紧张,告诉我当地的大夫说马上得手术,否则易癌变。其实不然,有必要对该病有一些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以及不当的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
(一)病因与病理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饮食结构非常化以及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重。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病因总体不清,与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不规律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大部分是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胆囊腺肌样增生等。少部分是肿瘤性息肉。
1,胆固醇息肉又称胆囊胆固醇沉着症,为胆汁在胆囊内长时间滞留,胆汁中的胆盐结晶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样息肉。沉积于胆囊壁致胆囊粘膜上皮细胞基底膜聚集大量吞噬细胞,于粘膜形成多发性突向胆囊腔内的小结节,形似草莓,故又草莓样胆囊。占胆囊息肉的90%左右。大都发展成为胆囊结石。
2,炎性息肉为慢性炎症刺激所引起的胆囊粘膜炎性肉芽肿改变。其特点是乳头内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有丰富的小血管增生,并有瘢痕纤维组织。
3,胆囊腺肌样增生胆囊粘膜伴有黏液腺化生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腺瘤样隆起,多见于胆囊底体,单发或多发,表面光滑,通常无蒂。组织学上可见纤维间质中与肌层相连的平滑肌纤维,可见杯状细胞。
4,胆囊腺瘤分单纯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多为单发,有短蒂,表面光滑或分叶状,单纯腺瘤由密集的腺泡组成,间质结组织少。乳头状腺瘤呈分支状,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法国其表面,有丰富的结组织支架,散在分布多数囊性腺体。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数无临床症状,体检行B超检查时才发现。部分病人有右上腹隐痛不适,消化道症状如厌油腻、恶心等。如合并结石或较大息肉位于胆囊颈管而间隙阻塞胆囊管,则可出现胆绞痛、发烧、右上腹压痛等急性胆囊炎表现。
诊断主要靠B超检查。多个小息肉多为胆固醇息肉;圆形隆起,直径小于1cm,可能为炎性息肉或腺瘤;直径大于1cm呈肿块型,无蒂回声不均匀,应考虑腺瘤样息肉恶变或胆囊癌。
(三)治疗
对无症状的胆囊小息肉或有症状的胆囊息肉、多发、直径小于1cm,多为胆固醇结晶性息肉。可用饮食疗法,坚持吃早餐每餐加食蛋类(餐后有胆绞痛症状者不易),或药物治疗,可用消炎利胆的药物以及溶石的药物,如鹅(熊)去氧胆酸片等以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滞留或改变胆汁的成分,增加胆囊的排空,防止胆固醇的结晶析出,促进胆汁的排出,甚至将胆固醇结晶性息肉从胆囊排出。每3-6个月复查一次B超,随诊观察。
对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直径大于1cm者,理论上恶变机率较大,建议行手术治疗,我们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其特点为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块。值得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