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我科同期住院病人手术的50%以上。在儿童少见,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病因:胆囊结石的成因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主要与脂类代谢、胆汁成核时间、胆囊收缩功能和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引起胆汁的成分和理化特性发生了变化,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从而沉淀形成结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李明皓
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莫非征常阳性。
诊断鉴别 :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正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所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即β胆汁),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一)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可引起胆囊炎症甚至癌变,如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可致继发性感染。且近年来胆囊结石合并癌变有增高的趋势。故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
1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已被大多数普外科医生所掌握,特别是基层腹腔镜未开展的医院所沿用。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87年法国Mouret医生施行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0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迅速风靡全世界。它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对病人全身及腹腔局部干扰小等优点。它是在电视荧屏的监控下,通过腹壁3-4个小戳孔,将带有光导纤维的腹腔镜及与之配套的特殊手术器械置于腹腔进行胆囊切除。其手术适应症与开腹胆囊切除基本相同。但是,应认识到LC有其局限性,加之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还不能完全替代开腹胆囊切除术。
3 胆囊造口术:对于危急重症病例,严重的心、肝、肾、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或基层医院技术水平所限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术,可行胆囊造口取石术,待二期再行胆囊切除术。
(二)溶石治疗 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15mg/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计3年复发率可达25%,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与鹅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报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单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胆囊内溶石,取得一定的疗效。
(三)体外震波碎石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适应证为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显示为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在12~15mm者不超过3枚,直径在15~20mm者仅1枚,并要求有一个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患胆囊结石的病人,手术胆囊切除是首选,而手术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首选。手术的时机以急性发作的间歇期优为适宜。我院肝胆外科自九十年年代中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已做了大量的病例,并帮助周边地区的多家县、市级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他溶石、碎石排石的方法慎用,胆囊结石一旦排入胆管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