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传统思路是直接阻断、破坏、抑制疼痛受体或疼痛通路。虽然发生疼痛的机制很复杂,但疼痛无疑均是在神经病变后出现的神经损害或激惹。是否可以采取非阻断的路径和策略治疗疼痛?于是人们想到了修复疼痛治疗。
疼痛神经修复治疗与疼痛病因治疗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在治疗思路上更为积极,强调无痛性神经重塑、良性神经塑形,这些不等于单纯的解剖学上的结构修复。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痛)定义为“由于神经系统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以疼痛为主诉就诊的病人中,约1/3是急性疼痛,2/3是慢性疼痛。而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有1/3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自发性持续痛或爆发性疼痛,以及由伤害性刺激或非伤害性刺激诱发的程度放大的疼痛。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以细胞治疗为基础的疼痛修复学,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甚至可以治愈。
疼痛修复治疗手段主要有:
1、修复因子药物近距离注射: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能减少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纠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异常表达,保持脊髓内环境稳定,有效缓解疼痛;
2、臭氧:在减少组织充血、促进水肿消散、降低局部温度和增加关节运动方面效果显著。臭氧的强氧化作用,能迅速使炎性化学物质失活;
3、局部深部肌肉热疗、软组织内热治疗: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肌肉的自发性电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