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以青壮年多见。该病主要累及脊柱、髋关节、骶髂关节,为双侧性;膝、踝及手足小关节也可被累及。开始发病时,多有全身无力、低热、食欲不振、贫血、出汗、心悸等。病变最初常累及骶髂关节,患者有下腰痛、晨起腰部僵硬、弯腰受限。随着病程发展,疼痛逐渐加剧,病变亦逐渐由腰骶部向上朝胸、颈段脊柱发展,脊柱活动越来越困难,最后发展为驼背畸形。同时伴有脊柱侧弯,严重者颈部亦呈现屈曲性强直,患者不能抬头前视,不仅不能下地行走,甚至日常生活如起坐、躺下、穿鞋袜等也非常困难。
呼吸差检查:检查病人胸廓活动度。病人直立,用刻度软尺在病人剑突水平(女性乳房下缘)测量病人深呼气和深吸气时的胸围差。小于3.5cm有诊断意义。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率高于80%。典型的X线改变为:骶髂关节间隙开始增宽,边缘呈锯齿状,随后变模糊,最终至骨性强直。“方椎”改变,椎间关节间隙模糊,随后融合。由于椎旁及椎间韧带广泛骨化,椎体边缘骨赘相连成骨桥,呈“竹节”状,但椎间隙仍保存。椎体虽然骨质疏松,但仍呈方形。髋关节软骨破坏,间隙变狭窄而发生骨性融合。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症状(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结合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阴性及HLA-B27阳性,诊断多无困难。
目前尚无一种学说能够阐明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部病因,只能认为可能是在遗传基础上,加上感染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发病。
治疗:治疗目标为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防止脊柱关节畸形。
(1)缓解疼痛:常用水杨酸类及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扶它林、保泰松、布洛芬等。疼痛不能控制时,也可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但不宜久用。
有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史的病人应慎用上述抗炎药物,必要时合用胃黏膜保护剂。最近上市的有选择性的环氧化酶Ⅱ抑制剂莫比可、怕美力对消化道的安全性较高。
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林等药物需用
个月左右才起作用,被称之为慢性作用药物。应用这些药物,可能减缓或阻止病情的发展。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较多,除了消化道反应外,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皮疹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柳氮磺胺吡啶。
(2)防止脊柱关节畸形发展:患者在坐位或卧位时,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不要睡太软的床,以免发生驼背、屈颈、屈髋及屈膝畸形。
(3)已有严重驼背畸形者,如病情已稳定或基本停止发展,体温、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心肺功能良好,则可施行截骨术,即在腰2~3部位将椎骨后部附件,包括椎板,棘突及关节突进行楔形切除,然后进行复位及内固定。还可以在多个平面施行截骨,可恢复病人抬头前视。髋、膝关节已融合有屈曲畸形者,根据患者情况可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或截骨术。我们用这些方法治愈许多病人,效果很好(如图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