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肢端发绀,随着年龄增长及活动量增加,青紫逐渐加重。青紫为全身性,若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则出现差异性紫,上支青紫较下肢重。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表现,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最常见,发病率为0.2‰~0.3‰。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男女患病之比为2~4:1。患有糖尿病母体的发病率较正常母体高达11.4倍,妊娠初期使用过激素及抗惊厥药物的孕妇发病率较高,若不治疗,约90%的患者在1岁内死亡。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常用方法。若二维超声显示房室连接正常,心室大动脉连连接不一致,则可建立诊断。主动脉常位于右前,发自右心室,肺动脉位于左后,发自左心室。彩色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心内分流方向,大小的判定及合并畸形的检出。
诊断后首先纠正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患儿出生后一经确诊,即应静脉给予前列腺素,以使肺动脉压下降和保持动脉导管开放。紫绀严重者应行球囊房间隔造孔术,以减轻缺氧症状。应在两周内行解剖矫治术(switch手术)。如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可在生后6个月左右同期矫治。患者生后2个月内也可考虑行switch手术,但要测定肺动脉压力,如左心室及肺动脉压力下降,应先在肺动脉行环缩术(Banding)同时加做无名动脉至右肺动脉的分流术,以训练左心室功能。环缩术后1~2周内尽快手术,手术延迟会使危险性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