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角质层位于表皮最外层,曾被大家认为是无用的死亡细胞形成的结构。然而近年的研究却发现,角质细胞及其细胞外成分彼此紧密嵌合,形成了特殊的砖-墙结构,为皮肤提供屏障功能。这个结构为人体提供了一个渗透屏障,可以防止皮肤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让人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抗微生物屏障,在鼓励正常菌群繁殖的同时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现已发现,多种皮肤疾患与异常的皮肤屏障功能有关,如特应性皮炎、鱼鳞病、银屑病以及面部皮炎。研究显示,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可能不仅是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是作为重要的始动因素。
玫瑰痤疮是一种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和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30 ~ 40 岁人群,偶见于儿童。国外报道发病率在0.5% ~ 22%,男女比例约为1: 3; 我国还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提供具体的发病率。临床表现为面中部为主的一过性及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由于皮脂腺过度增生,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还可出现橙黄色的斑块甚至鼻赘。根据皮损的类型,2004 年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 American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NRSEC) 提出玫瑰痤疮的临床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多年来,对于玫瑰痤疮的病因众说纷纭,如毛囊虫学说、幽门螺杆菌学说、脂溢学说、环境学说、血管异常学说等,但各研究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由于人们对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一直不明晰,因此治疗方面缺乏针对性。
1、疮与渗透屏障的关系
玫瑰痤疮患者对于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多种内外源性诱因均可引起玫瑰痤疮病情的加重,包括饮食、饮酒、系统及局部药物、温度、气候、情绪以及活动。一项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发现,玫瑰痤疮患者更容易对接触物发生非特异性的接触性过敏反应。有研究显示,玫瑰痤疮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患者的阳性率为100%,丘疹脓疱型患者的阳性率为68%,而正常对照的这一比率仅为19%。王学民等开展的乳酸刺激试验也显示,玫瑰痤疮患者的阳性率为57%,与正常对照的30% 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吴艳等的研究发现,玫瑰痤疮患者中,66.7%主诉有烧灼针刺感,66.7% 表示存在皮肤干燥,乳酸刺激试验阳性率高达46.7%。以上研究结果提示玫瑰痤疮患者可能存在屏障功能的异常。
目前对于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直接数据比较缺乏。在吴艳等的另一项研究中测定了包括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 TEWL) 、pH 值在内的多个生理指标,并且比较了玫瑰痤疮患者皮损处与非皮损处、寻常性痤疮、油性皮肤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生理指标明显异常,表现为角质层含水量的下降、TEWL 的升高以及pH的升高。上述异常在玫瑰痤疮患者的非皮损处也非常明显,而在皮损处则更为突出。提示玫瑰痤疮患者在临床上典型皮损出现之前便可能存在皮肤屏障功能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剧。
2、景展望
玫瑰痤疮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特点是对环境因素的高度敏感,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刺激,这个特点使得玫瑰痤疮与皮肤屏障功能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继特应性皮炎、银屑病之后,玫瑰痤疮已成为研究皮肤屏障功能与疾病关系的又一个经典病种; 另一方面,皮肤屏障功能为揭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且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