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外用药物疗法, 操作方法简单, 且经济, 在小儿皮肤病的治疗上尤显重要。 但小儿皮肤有特殊的生理特点, 药物外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
更会因吸收过量而中毒或产生其它副作用, 加重病情、 增加痛苦, 因此小儿皮肤病使用外用药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根据小儿皮肤特点选择外用药物剂型
小儿皮肤较成人菲薄, 外观平坦、 细嫩, 纹理细腻抵抗力差, 容易损伤, 体表面积按公斤体重计算较成人大, 皮肤散热快、 耗热量多、 吸收面大。
皮肤科 外用药物剂型有洗剂、 软膏剂、 酊剂、 擦剂、 粉剂、 硬膏剂、 涂膜剂、 气雾剂等, 在选择时应了解每种剂型的制备特点, 以及添加的辅形剂、 溶剂、
助溶剂、 透皮吸收促进剂等, 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混悬剂不宜用于毛发部位, 凝胶剂久用可引起皮肤干燥, 对发炎组织会引起烧灼感、 蛰刺感及瘙痒等。
二、根据皮损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小儿皮肤血管系统相当发 达, 血管网比成人更接近表皮, 其对外环境影响的反应也更为强烈;且皮肤损伤后可致角质层丧失屏障作用,
从而使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强。如一般的皮肤溃疡, 可使药物的渗透性超过超过正常皮肤的 3~5 倍, 甚至原来不能透皮吸收的物质产生透皮吸收,
从而引起疼痛、 过敏、 中毒等副作用, 因而小儿皮肤一般不宜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但掌部、 足底部因角质层和透明层较厚, 缺乏毛皮质结构, 透皮吸收能力较差,
外用药时宜加大剂量; 指( 趾) 甲外用药物更难渗透, 应先软化甲、 或拔甲、或用小挫刀挫甲板后再用药, 方可起作用。
三、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 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
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 肿、 丘疹、 皮疹、 水泡而无外溢者, 用粉剂或洗剂为宜; 因这类剂型有安抚、 冷却、
止痒及蒸发作用, 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消除患处的肿胀与炎症, 使患者感觉较舒适。 急性开放性皮炎则宜用湿敷方法, 如大片糜烂渗液则选用适当的水溶液湿敷,
促其炎症消退; 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 因能阻滞水分蒸发, 增加局部的温度, 可使皮疹加剧。
2、急性期:炎症表现为小片的糜烂, 伴有少量渗出, 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鳞片和痂皮, 一般用糊剂, 如无糜烂渗液,
可用洗剂、 霜剂等; 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 软化后拭去, 再使用外用药物, 使药物易吸收。
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 增厚、 粗糙、 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 此期应选用软膏或霜剂、 硬膏等。苔藓样变也可用酊剂,
能保护滋润皮肤, 软化附着物, 使其渗透到病损深部而起作用。
4、痒性皮肤病: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挥发性物质, 如樟脑、 薄荷脑、 冰片等,
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
作用的药物。如石炭酸、 地卡因、 苯佐卡因等。可配成粉、 搽、 洗、 酊、 溶液剂等, 根据皮肤瘙痒的程度分别选用。另外,
在选用药物时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 以便弄清楚药物的主要成分和适应症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根据小儿皮肤和疾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
既不要认为外包装越华丽、 价格越昂贵的药物疗效也一定越好, 也不要认为药物成分越复杂, 适应症越多的药物就一定适合。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外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 合理而正确地使用药物更显重要。
总之, 小儿皮肤病应用外用药时, 应该抓住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结合小儿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认真考虑疾病的阶段、 程度、 范围来选用药物的剂型浓度、
应用时间和使用方法。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疗效, 再认真灵活的进行分析、 总结、 调整、 掌握好使用原则, 达到预期的最佳治疗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