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压性中耳炎?
在大气压骤然改变时,咽鼓管口不能顺利开放以调节鼓室内压力,因而引起鼓室损伤,类似无菌性中耳炎,称为气压性中耳炎。
引起气压性中耳炎的原因:
内在因素--当咽鼓管有病理改变时,如感冒、鼻窦炎、鼻咽肿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腭咽肌麻痹和上颌关节咬合不良等,或在睡觉和昏迷中,咽鼓管失去正常调节气压的功能。
外界因素--外界气压骤然巨变,如海军潜水、空军升空和高压氧舱治疗等,如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发生气压性鼓室损伤。
气压性中耳炎的症状:
耳内剧痛,耳鸣,耳聋,并有眩晕,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半天到两天,症状即逐渐消失。开始鼓膜充血内陷,锤骨柄周围充血,有散在出血点,有时透过鼓膜可见出血液平面和气泡,鼓膜呈线形穿孔。
如何避免气压性中耳炎?
如果感冒,出现鼻塞等症状,不宜行高压氧治疗。
如以前坐飞机或潜水时有耳痛表现,可于升压前应用麻黄素、天诚诺尔滴鼻剂等,以减少气压性中耳炎可能。
可于耳鼻喉科检查咽鼓管通畅情况,评估能否耐受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升压阶段的调节动作十分关键,应从升压开始即进行反复的吞咽动作或做捏鼻鼓起动作,做调节动作时建议短促、一下一下地完成,力量可酌情不建议十分用力。
如出现耳痛等症状,应及时向陪舱医护人员反映,必要时可进行稳压。
出舱后如仍有耳痛等症状,建议耳鼻喉科就诊,明确能否继续高压氧治疗。如出现气压性中耳炎,应暂停高压氧治疗,并于耳鼻喉科就诊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