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窦房结发放冲动控制心跳节律,称为“窦性心律”,所有正常人的心律都应该是窦性心律。心脏跳动的不规整、过快或过慢或者使心室收缩的电脉冲不是从上述的正常途径一步一步传下来,都称之为心律失常。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轻微的、偶发的心律失常,这些常常是无害和不需治疗的,但如果是反复发作或者严重的心律失常,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心律失常按照部位分为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来源于心室,室上性心律失常来源于心室以上的部位,通常指的是心房。按照发作时的心脏跳动的频率(电脉冲发放的频率)心律失常又可以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所有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能够治疗的心律失常都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一般指心脏跳动的频率(电脉冲发放的频率)大于每分钟100次的情形。正常人在运动、紧张或者兴奋的时候,心脏跳动的频率常常超过每分钟100次,此情形虽然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定义,但其完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病理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目前流行的观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机制主要包括触发机制和折返机制。触发机制指的是心脏某个部位的心肌“不守规矩”,不再听从来自“司令部”的统一指挥,而是自身持续或者间断地发放电脉冲。由于“不守规矩”的心肌发放电脉冲的时间更早、频率更快,它主导了心脏的跳动,导致心律失常。折返机制指的是在心脏的某个部分,因为各种各样可能的原因出现了2条头尾相连又互相独立的传导通路,2条路形成“环路”(折返环)。电脉冲可以在这个环路上循环往复“绕圈子”(折返),每绕一圈便会产生一次心跳;由于“绕圈”所需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心跳会很快。“绕圈”的现象有点类似于2座大山(甲、乙)之间,一个声音(电脉冲)从甲传到乙产生回音,这个回音反过来到达甲后,又形成新的声音传到乙,如此循环往复。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部位相对应,分别有房性早搏(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室性早搏(室早)、心室扑动(室扑)、心室颤动(室颤)。其中室扑和室颤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抢救,病人往往很快死亡。部分室速可能会恶化为室扑或室颤,因此是一种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多数早搏不会有严重的临床后果甚至不需要治疗。由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也由于上述疾病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相应患者的寿命不断延长,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疾病之一的房颤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成了心律失常领域的“流行病”。房颤可能会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目前房颤的治疗日益收到重视。
心律失常是否有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症状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心脏的基础健康水平,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病人的敏感性等。有些心律失常可能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相应地,自觉心悸等心律失常常见症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心律失常。需要强调的是,是否具有症状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因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忽视心律失常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很大一部分相互重叠,不能区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包括:乏力、气短、心慌,大汗、黑懵、晕倒,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扑、室颤可以表现为猝死,也有的心律失常可能以其并发症为首发临床表现,如房颤,可能发现时即表现为脑卒中的症状(昏迷、偏瘫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