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证,并随着月经周期性发作,称为‘痛经,’也称‘经行腹痛’。
笔者自采用推拿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有效率:95%,治愈率:80%。
1、病因及临床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者,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为推拿治疗范围。
2、治疗方法;
1.】操作要点;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拇指点按腰椎1--腰5脊突旁,或压痛点,阿是穴,5-10分钟,疼痛明显减轻为度;治疗时间;每次月经前一周治疗3-5次,连续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
2】具体操作要点;手先在患者腰背部施以L法5-10分钟,再在腰1-腰5脊突下点按5-10分钟,或在腰骶部采用擦法使局部发热为度,。患者仰卧位,医者在患者腹部采用振法20-30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度,点按气海,关元,三阴交穴各2-3分钟,以酸胀为度。
3、讨论;由于女子经期受冷,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继发痛经。另一方面,女子特别爱吃冷饮,贪凉快,或为漂亮,常穿露脐或冬天穿衣单薄,使身体受寒,寒邪伤阳气,阳气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滞于宫内继发痛经。
施用手法治疗后,可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血液速度加快,气血运行通畅,尤其是腰椎穴位的点按,通过神经的刺激,增加了骶部神经活跃及兴奋性,使得血管运行通畅,子宫及宫颈的收缩减弱,肌肉收缩频率减弱,持续时间下降,同时疼痛减轻。特别是腹部振法,通过临床实验,它可以改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得腹动脉循环增加,从而加速腹腔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理气导滞,消瘀止痛的作用。引导营卫之血运行,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润皮毛,使脏腑器官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连续治疗三个月(一疗程后)气血,经脉,脏腑得以调整,气血达四肢脏腑器官,从而达到治愈的作用。
4、注意事项:进行体育锻炼,加强经期卫生,避免剧烈活动 ,过度劳累,防止受寒。
本片文章于2009年发布于《按摩与导引》25卷03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