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出现“联动症”和面瘫后出现面肌痉挛一样,均是面瘫后遗症之一。“联动症”是当病人瞬目时即发生病侧上唇轻微颤动,示齿时,病侧眼睑不自主闭合,或闭目时病侧额肌收缩;更有在进食咀嚼时有病侧眼流泪(鳄鱼泪征),或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汗液分泌等现象(耳颞征)。联动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病损后,神经纤维的再生时长入邻近的属于其他功能的经鞘细胞通路中造成的。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神经错向再生,本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纤维与支配降口角肌的神经纤维产生了联系。
面瘫联动症的发生率:面肌联动发生在面神经麻痹恢复时,在颞部进路面神经减压术后也有发生由于缺乏客观一致的评估标准和检测手段,不同报道关于面神经损伤再生后面肌联动发生率差别较大,从9.1%到55%不等,其发生率与面神经麻痹发病时的严重程度相关。
面瘫联动症的发生机制:面肌联动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假说,主要包括神经纤维杂乱再生、中枢控制改变和异常突触传递3种假说。面肌联动的临床表现:面肌联动一般开始出现在面神经损伤后3到4个月,即面神经再生显著时,在损伤后第二年,即面神经再生结束时加重,最常发生在24到39周,最迟发生在40个月后。
面肌联动常局限于面神经损伤的一侧,可能会发展成眼周、鼻唇沟、下巴、和颈阔肌或整个患侧面部的强直痉挛,结果会导致面部的扭曲和肌肉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