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患者最担心的莫过于移植肾发生功能减退。
而在引起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病因中,除排斥反应和药物毒性等常见因素外,病毒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其中,“BK病毒”就是一种主要侵犯移植肾的病毒,平时“不动声色”地“潜伏”于人体内,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留情”地对肾脏发起“攻击”。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BK病毒”的“真面目”。
“BK病毒”属于多瘤病毒的一种
1971年,Gardner医生从一位移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尿液和输尿管上皮细胞内分离出了一种新病毒。因这名患者的名字简称“BK”,这个病毒便被命名为“BK病毒”。
研究发现,“BK病毒”的存在非常广泛,60-80%的普通人群中可以检测到“BK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群中,“BK病毒”并不致病,而是“潜伏”在人体内,尤其是泌尿系统的上皮细胞内。当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时,如进行了肾移植或者感染了艾滋病等,这时,“BK病毒”就会重新激活而乘机“兴风作浪”。
肾移植术后,5%左右的患者会发生“BK病毒”感染,感染的部位主要是移植肾和输尿管,感染的时间主要在肾移植后第一年内。
“BK病毒”感染主要引起移植肾病毒性肾病,一旦发生感染,大约30-65%的患者移植肾会失功能,蛋白尿通常不明显,有时也会引起移植肾的输尿管狭窄,进而导致移植肾积水,也有个别患者会发生出血性膀胱炎。
感染“BK病毒”后,通常可在患者的尿液中(利用PCR的方法)查到BK病毒的复制,也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尿液中存在decoy细胞。
不过,存在“BK病毒”复制和decoy细胞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了“BK病毒”性肾病。因为在正常人的尿液中,有时也可以查到“BK病毒”的复制和decoy细胞。
鉴于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在血浆中检测“BK病毒”的复制情况。如果血浆和尿液中都存在“BK病毒”的复制,诊断意义就很强了。
最好的诊断“BK病毒”性肾病的方法,通常也叫“金标准”,是移植肾的穿刺活检。
若在显微镜下看到肾脏内有典型的病毒包涵体形成,以及移植肾肾炎、间质组织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看到SV40染色阳性,即可确诊。
应对BK病毒感染
一旦发生“BK病毒”感染,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抵抗力显著下降。此时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主要方法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尤其是FK506和骁悉的使用,这是减轻“BK病毒”复制的最主要方法。
另外,也可以使用来氟米特、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以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近来的研究发现,降脂药物普伐他丁在体外细胞学实验中被证实具有抑制“BK病毒”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破坏的作用,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
由于“BK病毒”感染平时悄无声息,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不应忽视针对“BK病毒”复制的相关检测,如尿液和血液内BK病毒的PCR检测,一般在肾移植后的第一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一旦发现“BK病毒”有“复活”迹象,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和剂量,有效避免“BK病毒”感染,保护来之不易的肾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