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记:前一段时间,70多岁的张先生因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来我院检查及治疗。他一年前出现大便秘结的症状,5-6天解手一次,后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今年7月份,他自觉症状加重,服用通便药物后大便仍4-5日一行,粪质偏干,时有下腹部胀满,到我院检查肠镜示:结肠黑变病。在治疗上,我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中药组成中药汤药,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西药――为力苏联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张先生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缺乏运动,或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更使便秘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但临床含蒽醌类(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的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常导致结肠黑病变的发生,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并与便秘、蒽醌类泻药的长期应用相关。近年研究发现:本病与肠道肿瘤及肠道息肉有密切关系,也有人提出:结肠黑变病―>腺瘤性息肉―>结肠癌的演变过程,值得临床高度关注。因此,选择合理的用药是治疗便秘患者的关键所在。
中医药治疗便秘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中草药治疗便秘的报道逐渐增多, 并为循证医学研究所证实。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安全、有效, 能改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总体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便秘属于祖国医学“后不利”、“脾约”、“阳结”等范畴,其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实秘为邪滞胃肠,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为肠失濡养,推动无力而致,故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根据指南:老年患者若有粪便嵌塞者,应首先清除嵌塞的粪便。通便药物可首选容积性泻药(如麦麸、欧车前等)和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二乙醇等),酌情使用促动力药(如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对于严重便秘患者,也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
当然,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多供给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食产气食物,禁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便秘治疗也有裨益。
老年便秘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其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而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正是个体化治疗的体现。因此,对于老年便秘患者,完善肠镜检查,选用胃肠道动力药、膨松剂;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汤药,对于患者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