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相对困难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肺癌早期或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视,根据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TNM分期,80%的病人待发现时已是晚期,或出现癌性胸腔积液、或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和肺外其它脏器的转移,即属于IIIB期和IV期,失去了手术治疗和根治的机会,其生存率明显降低,III~IV期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晚期肺癌有哪些症状呢?
1 、声音嘶哑:是肺癌晚期患者最常见症状。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因此,若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
2 、面、颈部水肿:在纵隔右侧有上腔静脉,它将来自上肢及头颈部的静脉血输回心脏。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3 、气促,胸腔积液: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晚期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气促。
4、疼痛:是肺癌晚期患者经常表现出来的症状,肺癌患者到了晚期为何多数会疼痛呢?胸腔是个非常复杂的空间,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区域被胸壁环绕,它是由一薄层内膜(壁层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会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的症状。包绕肺的顶端,即肺尖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个特殊区域。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均经此区进入上肢。因而,若肿瘤侵至此区往往会感到受累侧上肢的疼痛、乏力。这种所谓"潘科斯特癌",或称上沟癌作为肺癌的一种常以肩痛为主要症状。而恶性肿瘤转移所形成的骨转移、肝转移等转移病灶均可出现疼痛。肿瘤疼痛往往需要镇痛剂才能得以缓解。
5、消瘦、贫血、恶液质:恶性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会大大消耗体内的营养,并使正常细胞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患者消瘦、贫血,临床上把这种状态称作恶液质。
肺癌晚期的治疗有哪些呢?
对于肺癌晚期的治疗,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对于肺癌晚期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临床应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并辅以中医中药进行治疗。
1、手术治疗:很多家属或患者对于肺癌晚期的治疗有误区,认为无论如何也应手术,如果不能手术,患者很快就不行了。其实,结果往往相反。尽管手术可将肺部的病灶去除,但由于肺癌晚期患者的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手术常常会使他们的元气大伤,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不配合进行全身治疗,往往好景不长,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对于小细胞肺癌尤其如此。
2、化疗:小细胞肺癌病情发展快,全身播散倾向突出,对化疗高度敏感, 5 年生存率已由 1 %上升至 10 %以上,因此化疗已经成为小细胞肺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但肺癌晚期患者,化疗的周期一般不应超过 4 ~ 6 个周期,可是很多人想通过大剂量的化疗来提高疗效,但事与愿违的是,过度的攻击性治疗不但没有起到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肺癌晚期患者症状加重,痛不欲生。还有些肺癌晚期患者经过化疗,肿瘤虽然缩小了,但全身情况很差,痛苦症状很多,寿命也未能得到延长,个人和社会都未能从治疗中受益。
3、放疗:放疗能减轻 70% 的肺癌晚期患者的症状,不同剂量和分割量的外放疗能缓解原发或转移灶的局部症状。但是,肺癌晚期患者往往因为放疗强烈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而匆匆辞世。他们在忍受癌魔折磨的同时,还不得不经受放疗等治疗办法带来的胸痛、恶心、呕吐、脱发、乏力等毒副作用,生活质量极差。而如果在放疗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有效地调理,则可以使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免疫力增强,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强调“标”、“本”兼顾,不仅关注肿瘤的局部病灶,也顾及整个机体,使治疗更加全面、疗效更加突出,成为维护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更注重肺癌晚期患者的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平衡,强调治病求本,其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极大地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从而使肺癌晚期患者能够长期带瘤生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