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于能够抑制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并能阻止异常放电在脑内的扩展。经过正规药物治疗,近80%病人的发作可得到控制,最终可使50%病人完全停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癫痫病人未能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活动,反复发作还会影响智能或导致外伤,若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正确的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药物治疗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体会忽视药代动力学因素常常是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或成为部分病人“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此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癫痫病人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是随机性的。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短暂性脑功能失调。其特征是出现突然和一过性临床症状,除特殊情况(如进行诱发试验时或某些具有周期性发作倾向的癫痫)外,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时间是不可预测的,完全是随机性的。这一重要特征就要求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所使用的治疗药物剂量能够“恰倒好处”,即既能够始终达到控制异常放电的“有效浓度”(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又可以避免因浓度过低不能发挥治疗作用,或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根据每个病人所使用的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安排每日的服药次数和服药时间,确保抗癫痫药物始终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或者有时忘记服药的病人,很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的临床现象。
2、所有抗癫痫药物都有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每种抗癫痫药物都有其半衰期(T 1/2),如苯巴比妥长达96±12小时,而在婴幼儿期则为47小时左右,而丙戊酸钠为8-10小时,卡马西平8-12小时,介于两者之间的妥泰(托吡酯)为20-30小时(儿童则为15-20小时)。半衰期可以帮助估计抗癫痫药物达到稳定血浓度的时间,一般在给予有效剂量后大约5~7个半衰期,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需要3天左右时间达到稳定血浓度,而苯巴比妥需要20天左右达到稳定血浓度。抗癫痫药物只有达到稳定血浓度,才能发挥其稳定的治疗作用。临床上有些癫痫病人,在刚使用抗癫痫药物还没有达到稳定血浓度时,因为出现癫痫发作就认为此药无效,而停止用药或换药是不合适的。
3、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安排每日服药次数。原则上服药次数的安排,应该使得血药浓度在24 小时中基本达到稳态为宜。给药时间一般不要超过该药物的1个半衰期。按照不同药物的半衰期可以计算出每日应该服药的次数,如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普通片最好每日3次,苯巴比妥仅需每日1次。近年问世的许多新抗癫痫药物,由于半衰期比较长,仅需要每日2次即可。如果是传统药物的控释剂型,则应根据其释放速度决定每日服药次数。十分遗憾的是,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由于每日服药次数不合理而导致临床“久治不愈”的实例,如安排丙戊酸钠普通片或卡马西平片仅每日服药1次,或安排每日服药2次同时剂量又明显不足等。这类情况下病人出现临床发作的时间,常常是药物半衰期末的浓度低谷期间。
4、安排和指导病人具体的服药时间。由于不同抗癫痫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即使同一种抗癫痫药物还存在是否控释剂型之分。因此,恰当安排服药时间是保证抗癫痫药物达到稳定血浓度并发挥稳定治疗作用的重要手段。而由于传统习惯和每人的作息时间不同,在我国的临床病人中,每日3次的服药通常会被病人自行安排在12小时内(7点-12点-19点)执行完毕,这就可能导致凌晨时间段血药浓度过低;有些病人经常会忘记中午这一次服药,这则可能导致下午时间段血药浓度过低。因此,这些病人常常会描述在凌晨或下午发生癫痫发作。对此,如果临床医师能够仔细询问病人每次发作的具体时间,并且分析其与服药时间的关系,很容易发现和纠正由于服药时间不当而导致的治疗失败问题。
5、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时,应注意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前者是指两种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反的药理作用机制,而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没有改变。后者指一种药物干扰了另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改变了作用部位的药浓度。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如卡马西平可能降低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扑米酮、拉莫三嗪、乙琥胺和非氨酯的预期浓度,但可能升高苯巴比妥的预期浓度;丙戊酸钠可能升高卡马西平环氧化物、扑米酮、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和乙琥胺的预期浓度;苯妥英钠可能降低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非氨酯、拉莫三嗪和乙琥胺的预期浓度,但可能升高苯巴比妥的预期浓度;苯巴比妥可能降低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非氨酯、拉莫三嗪和乙琥胺的预期浓度;扑米酮可能降低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非氨酯、拉莫三嗪和乙琥胺的预期浓度;氨已烯酸可能降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扑米酮的预期浓度;拉莫三嗪可能升高卡马西平环氧化物的预期浓度;乙琥胺可能升高苯妥英钠的预期浓度;非氨酯可能升高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环氧化物、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的预期浓度等。因此,当新增加的抗癫痫药物降低了原用抗癫痫药物浓度时,则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加重的现象,特别是在原用抗癫痫药物的剂量处于最低有效剂量时,更可能发生。故对于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病人,在增加另一抗癫痫药物后,应当密切注意监测药物浓度变化,观察临床发作情况和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特殊病人需要特别处理。极少数癫痫病人的发作有一定规律可寻,如常在睡眠期或月经期发作的癫痫病人。对于这些常在特定时间出现发作的癫痫病人,应该尽量达到使药物吸收后的峰值浓度能够刚好覆盖这一时间段。对于在特定阶段(如月经期)容易出现发作次数增多的病人,在这一时期(适当提前开始用药)可以考虑增加抗癫痫药物剂量。
7、有条件时应监测血药浓度。血药浓度监测能够准确反映病人对于抗癫痫药物代谢的个体情况,目前临床上几种常用传统抗癫痫药物能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为全面评估抗癫痫药物的疗效提供了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指导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对于血药浓度的变化,应该全面分析原因,包括年龄、药物半衰期、服药依从性、饮食、胃肠及肝肾功能和同服药物的互相影响等。根据血药浓度变化结合临床发作情况,帮助调整抗癫痫药物剂量、给药次数和给药时间。对于已经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但是仍然不能控制临床发作的病人,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可以考虑更换抗癫痫药物。应该注意的是在发作已经得到理想控制时,个体的血药浓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治疗比较容易控制的发作类型和治疗前发作频率比较低的病人,相对比较低的血药浓度就可以控制发作,此时,当病人的临床发作已经被完全控制时,即使血药浓度低于所谓的“治疗范围”的低限,也没有增加抗癫痫药物剂量的必要。另一方面,有时治疗范围的上限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病人需要在此高浓度范围才能达到理想控制的目的,比如有的病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到120ug/ml时才能够完全控制临床发作。所以,只要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治疗范围的上限浓度就是该病人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