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一旦发现得了肿瘤,往往就会立刻想到手术、化疗、放疗等,用尽所有手段来对付肿瘤,要将所有癌细胞“斩尽杀绝”。 但是,人们也正在为自己的轻率、鲁莽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很多中晚期肿瘤患者在经过过度治疗之后,不仅没能延长生命,剩下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痛苦,甚至很多人是走着进医院,抬着出医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并非死于肿瘤。同时,为了挽救生命,有的患者家庭不惜倾家荡产,最终患者带着负罪感离去,给亲人留下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临床中有数以千计的肿瘤患者,涌现出许多“抗癌明星”,他们不能说体内已无癌肿,也许检查提示体内仍有肿瘤存在,只不过多年来十分稳定,并无明显进展。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也都很不错,非常幸福地生活着!这能说不是很大的成功吗?
前面已经讲过,2006年WHO已经开始转变观念,将恶性肿瘤定义为象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一种慢性病。既然糖尿病可以带病生存,高血压每天吃药也能控制,为什么肿瘤患者不能带瘤生存? 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对七十岁以上非罹患肿瘤死亡的老年男性进行尸检发现,一半左右的人的前列腺可能都伴有高度不典型的原位癌,也就是患有前列腺癌,但是生前并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也没有任何感觉。近些年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通过检测PSA来早期监测前列腺癌,结果手术的病人大大增多了。但前不久美国又发表了一个报告,指出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的和不治疗的,其五年生存率是一样的。
让晚期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是未来中医肿瘤研究非常重要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列举中西医对肿瘤的治疗理念不同时说,“西医以前是简单地把肿瘤给杀灭了,最后发现瘤没了,人也死了;中医不是直接把瘤消灭,而是提出‘以正攻邪’、‘人瘤共存’,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现在整个世界对肿瘤的治疗理念也正在向这方面转变”。 近年来,人们研制抗肿瘤药的出发点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以往热衷于减灭癌细胞转为抑制癌细胞生长,其中肿瘤内科的靶向药物更是异军突起,通过精准靶向治疗,准确地作用于癌细胞,阻断肿瘤生长通道,抑制癌细胞增殖,减小对机体的破坏,让患者在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病情稳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生活如许多慢性病患者,实现带瘤生存。因此,如果肿瘤不可能被较好地清除,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个必须接受的朋友来对待,研究分析和掌握它的规律,想方设法与之和谐相处,实现长期共存。所以,肿瘤的治疗并非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战,与肿瘤长期共存也是一种战略。
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是直接的“对抗”,都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譬如细菌感染,就要使用抗生素“灭菌”,患了肿瘤,就要力求“根除”。但在祖国医学中,讲究的是“阴阳调和”、“天人和谐”,同样是细菌感染,并不强调一味消灭,而是讲究可控,使之恢复与人和谐的状态。临床研究也证实,细菌与我们人体共生共存,相互依赖。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使用广谱抗生素格杀勿论,反而会因菌群失调带来新的问题。肿瘤既然是衰老的伴随产物,如果不能避免,那何不吸取老祖宗的智慧,“你活我也活”,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