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病变,称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7~10‰。
先天性心脏病有哪几类?
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习惯上将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类:
(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单纯性肺动脉扩张等。
(2)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
(3)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的不同结构改变而有不同的危害。肺血减少者,组织缺氧,活动能力下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肺血增加者,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并加重心脏的负担,易导致心力衰竭;心内不同部位的狭窄及分流可使血液产生湍流可导致局部心内膜结构受损,易滋生细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临床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肺充血严重者易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婴儿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肺血少的患儿表现为口唇、颜面、指趾发紫,易出汗,行走或玩耍时喜蹲下。患先心病的婴幼儿发育常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治疗?
常有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经不起手术,导致不少患儿尚失了最佳手术时机,或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医学的发展,先心病的治疗时机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确定。一旦考虑患儿有先心病,应尽早心脏外科专科就诊,明确最佳手术时机。目前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心脏手术患儿最小年龄为出生后2周的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先心病的治疗方式有:介入治疗、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常规切口手术治疗等。以上各治疗方法均是我科常规开展的治疗技术,我们将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但只有少部分简单的先心病人可以用此方法。年龄小及复杂的先心病则不适用介入治疗。
对于需开胸手术的患者,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微创小切口完成手术,既可以达到治愈心脏病的目的,又可以实现切口隐蔽、创伤小,满足美观的要求。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要分次做吗?
大部分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一期手术根治。
紫绀型的心脏病患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紫娃”,常表现为出生后(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个月后)持续存在的全身青紫,活动、哭闹后加重。这类患儿应尽早治疗。如果心脏、肺血管发育满足根治条件,可行一次性根治手术。对无条件行根治手术的,可先行减状手术,改善患儿症状,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随着医学的发展,大部分的“紫娃”可以得到根治,或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