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总发病率的20%。由于VSD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肺动脉高压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对于有临床症状或无法自愈的VSD均主张治疗。既往VSD多行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介入器械的改进和技术方法的成熟,使其成功率明显提高而并发症相对减少。临床报道对部分膜周部VSD,除常规选择VSD封堵器进行封堵外,可根据VSD位置、大小和形态分别选择PDA封堵器或弹簧圈进行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近期我院应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Duct Occluder II)尝试进行幼儿膜周部小VSD封堵,效果好,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
V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较高,因其有一定的自愈率---尤其是婴幼儿,对这部分患儿何时采取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如VSD较大,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或致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则主张早期干预;较小VSD可门诊随访,但如随访发现无自愈可能则主张治疗,治疗可分为外科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VSD尤其是pmVSD,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传导束经过此处,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介入治疗都易导致术后传导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的出现,其次,内科介入治疗如封堵器选择不当可影响主动脉瓣、三尖瓣的关闭异常,造成术后反流。因此对pmVSD介入治疗的装置可有多种选择,如膜周偏心伞、对称伞、零边伞、小腰大边伞等,均要求临床医师根据患儿VSD形态和位置进行恰当选择;甚至有医师根据VSD的特殊形态,选择PDA蘑菇伞和弹簧圈进行封堵,效果依然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