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为中医“L瘕积聚”范畴,是现代多发病。中医学认为人体理想的健康状态是“阴平阳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明代张景岳指出“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医宗金鉴》也明确提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若正气不足,兼之饮食、情志、劳逸的长期失调,以及邪毒侵袭、环境污染等,致使人体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衡、脏腑经络功能异常,产生瘀血、痰浊、热毒、气结等,日久可导致L瘕积聚即肿瘤的形成,而人体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组成与功能状态取决于体质。因此体质决定个体是否会发生肿瘤,体质类型影响着肿瘤的证型,影响着肿瘤的治疗,肿瘤是否复发与转移与体质类型也存在相关性。
临床上,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主要证型以及治疗等均与体质类型相关。如周小军等通过对400例慢性鼻咽炎、80例鼻咽癌前病变以及1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证候调查,发现气虚质在鼻咽癌病变中明显增多,失调偏寒质与偏瘀分在初诊鼻咽癌患者中明显增多,认为气虚是鼻咽癌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寒与瘀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张向农等对355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偏颇体质占据82.54%,其中胃肠肿瘤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肺癌以气虚质多见,其次是阳虚质。不同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特点,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辨治思路。有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中气虚体质者对化疗较敏感,血象下降最明显,生存期最长,而痰湿瘀阻形体质则对化疗较不敏感,恶化比例最高,生存期最短。而且研究也发现虚性体质,即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发生肿瘤的转移。因此积极调理体质,纠正体质偏颇在肿瘤的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