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1)早期康复训练:
在伤后l~2周内,此时患肢肿胀、疼痛。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等长收缩就是在肢体关节不动,肌肉做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好处是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恢复肌肉力量。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骨科石国栋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是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活动外,身体的其它肢体均应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2)中期康复训练:
指受伤后2周至骨折临床愈合,此期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部分骨质连接,并逐渐形成大量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
此期除继续做患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端上下关节的活动,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止邻近关节的关节僵硬;在病情允许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锻炼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患肢在固定情况下进行肌肉主动运动,4周后在患侧肢体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下床行走。6~8周后进行部分负重下行走,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也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3)恢复期康复训练:
此时大量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上显示骨折线模糊,骨折处有了一定的支撑力,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患肢关节的关节活动、继续增强肌肉的力量,促使患侧肢体功能完全恢复。
康复训练主要是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个关节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及恢复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进行理疗及行走训练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