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原位劈离肝移植技术首先被Rogiers在UKE开展(1995),1997年在汉堡举行了首届劈离式肝移植国际会议。而后的20年间劈离式肝移植成为增加供体来源,减少移植等待时间的标准手术。比较体外劈离技术,原位劈离肝移植减少了冷缺血时间,具有更好的供体质量,减少了术后胆道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就在UKE开展的5例原位左外叶霹雳式肝移植作介绍。
二、手术技术:
1、剖腹探查、解剖和供体质量评估L形切口探查。作为原位劈离供体的要求:血流动力学稳定、供体年龄小于50岁、ICU时间<5天、脂肪肝程度<30%,应该由具有经验的劈离团队决定劈离手术。肝脏血管的变异对手术具有挑战,比较右半肝,左外侧叶变异较少。对于缺少左侧门静脉或左侧胆管的供体作为手术的相对禁忌症。
2、 游离肝左外侧叶电刀切除左三角韧带,在处理左小网膜囊时注意变异的肝动脉,尤其从胃左动脉发出的肝左动脉。
3、 解剖左肝动脉和门静脉左支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腹膜被打开,解剖动脉只限于左肝动脉和Ⅳ段肝动脉,没有必要解剖出肝右动脉或中肝动脉。左肝动脉发出位置较低,解剖追踪到肝圆韧带下方区域,供应肝Ⅱ/Ⅲ的血供。Ⅳ段肝动脉可来自左肝动脉或肝中动脉,解剖该动脉直到Ⅳ段肝位置,解剖过程避免动脉内膜损伤。门静脉的解剖较为复杂,主要在Ⅲ段和Ⅳ段间的肝桥进行,也就是肝圆韧带右侧,通常会有3、4支较细和1支粗大的Ⅳ段门静脉,当妥善处理好Ⅳ段门静脉支后,门静脉左支就很好解剖出来,并为进一步劈离做好准备。在此步骤要耐心,对细小血管和胆道要缝扎。解剖门静脉左支时发现Ⅰ段门静脉支,可以结扎。但当Ⅰ段门静脉支是从门静脉主干分出,应予保留。
4、 肝左静脉的解剖和分离左肝静脉的检查:引流左肝Ⅱ、Ⅲ段,在肝正常位置游离肝上下腔静脉,尽量解剖出左肝静脉与肝中静脉,小心翻起肝左叶,处理与肝左静脉相连的膈静脉,overholt 钳分离肝左静脉并loop标志。
5、 肝实质的分离以廉状韧带为界,以肝左静脉的悬吊带为牵引,用CUSA分离肝实质,注意发现是否有到Ⅳ段的分支静脉以及Fisher静脉(Ⅳ段肝静脉回流到肝左静脉)。左侧胆管处理比较难,要分出Ⅳ段的肝胆管后,才能确认Ⅱ、Ⅲ段的胆管,很细2mm,紧贴肝组织。在肝门板处理时尽量不用电刀,以免影响胆道的血供。整个手术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保持原位。这样供体肝被分离成两半,一个含有肝Ⅱ、Ⅲ段,可供儿童的受体,另一个为Ⅳ到Ⅷ肝组织,可供成人肝移植使用。
三、临床资料: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共进行5例原位劈离肝移植手术,获得10个供体,5个成人,5个儿童(<12y),5个儿童全部在本院手术,右肝供体被其他中心利用(DSO分配),其中4例儿童为急症肝移植。原发病3例为肝糖原蓄积症I型和Ⅲ型,2例为药物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肝肾功能障碍4例。5例有4例行胆肠吻合,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5例中均未行血管重建。
四、结果:5例儿童利用左外叶肝移植全部存活,1例发生胆瘘,无肝动脉栓塞,无住院死亡率。5例右肝移植物无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
五、结论:左外叶原位劈离式肝移植比较异位劈离在缺血时间、供体质量以及术后胆道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多的优点,可以用于紧急的手术,对于儿童急症肝移植是安全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