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第二稿),是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制定的肿瘤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一部分,由23位肿瘤科专家和10位血液科专家组成的小组,就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问题,于2007年初分别在丽江和北京进行了两次集中讨论,通过充分沟通最终达成的共识。
此共识是在2006年的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第一稿)基础上,主要补充了国际、国内最新的临床数据,在诊断方面提供了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临床应用的意见,在药物治疗方面补充了伊班膦酸的临床数据,推荐伊班膦酸在严重骨痛患者中使用,提供了对生化指标监测双膦酸盐使用的意见。这些内容的更新,为临床医生掌握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和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意见。
前言
实体瘤骨转移引起的骨骼并发症(SRE)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国际上已有针对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指南,但没有针对肺癌骨转移临床治疗指南。虽然在原则上肺癌可以参照相关实体瘤骨转移的指南,但是由于肺癌本身的特殊性,仍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差异。本共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目前研究的进展和相关研究数据,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切实的帮助。
肺癌骨转移概述
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为30%~40%,1年生存率为40%~50%,中位生存时间为6~10月,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发病病因为肺癌细胞转移到骨释放出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的介质,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对怀疑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推荐进行以下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1、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检查;
2、对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推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PET-CT),对有症状但PET-CT阴性的患者再行ECT检查;
3、X线/CT/MRI检查;
4、患者还应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肌酐、电解质、肝功能、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查。
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B
Ichinose等对早期(Ⅰ期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提示,当临床出现高钙血症、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 病理性骨折或骨痛时,均应进行ECT检查。
ECT敏感性高(62%~89%)但特异性较差,假阳性率为40%左右,临床上主要用于骨转移癌的筛查,还可有助于确认转移的范围和转移灶数量,但单纯ECT检查阳性不能确诊,还需对ECT阳性的部位进行X线、CT或MRI检查确认,如上述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阳性即能诊断。大约1/3的患者出现骨转移但不伴有骨痛,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定期进行X线/CT/MRI筛查。
Schirrmeister等的研究显示,在对具有转移性骨病风险的肺癌患者采用至少一种显影技术检查时,18F PET可使全身显影变成单一的检测,但价格较昂贵且不易进行,那么,可联合使用平面骨扫描显像(BS)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不明确的病灶可采用MRI补充,这是一种可操作的、效价比较高的策略。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
基本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2、预防或延缓SRE的发生。
证据级别:专家共识
推荐级别:专家共识
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项(这几种治疗均可治疗骨转移、治疗和预防骨转移引起的SRE,同时提高生存质量):① 全身性抗肿瘤治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② 手术治疗;③ 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内照射治疗);④ 镇痛治疗;⑤ 双膦酸盐治疗。
肺癌骨转移中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引起的SRE
1、唑来膦酸能有效预防或延缓肺癌骨转移(包括溶骨和成骨)引起的SRE的发生;
2、治疗肺癌骨转移引起的SRE,推荐静脉注射唑来膦酸钠4 mg(15分钟),每3~4周重复1次。
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B
证据:唑来膦酸治疗NSCLC骨转移的Ⅲ期临床研究(011研究)。(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2.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恶性肿瘤高钙血症(HCM)
对由肺癌骨转移所致的高血钙,推荐使用双膦酸盐。
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B
证据1:回顾性分析95篇文献显示,治疗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双膦酸盐优于对照组。(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证据2:JCO 2001研究显示,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唑来膦酸盐优于帕米膦酸盐。(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证据3:Heidenreich等对伊班膦酸治疗HCM进行的研究显示,伊班膦酸单次注射,0.2~2 mg组20例,2~6 mg组125例,0.6~2 mg组151例,2天后降低肿瘤导致HCM患者的血钙水平,注射后5天达到最大降低程度。
证据4:Pecherstorfer等比较了伊班膦酸盐与帕米膦酸盐在治疗HCM上的差别,发现两者具有相当的疗效,但对血清蛋白结合钙(CSC)高的患者,伊班膦酸盐疗效优于帕米膦酸盐。
3、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的疼痛
1、对由肺癌骨转移所致的骨痛,建议使用双膦酸盐,也可以和止痛药、化疗、放射治疗合并使用。(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A)
2、对严重骨痛病例可考虑试用伊班膦酸负荷剂量治疗。(证据级别:Ⅲ 推荐级别:B)
3、同时也应强调:双膦酸盐不能取代现有标准的骨转移疼痛治疗。(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A)
证据1:JCO 1998总结了氯屈膦酸盐用于疼痛治疗的2项研究,结果显示双膦酸盐可以减少疼痛的发生或减轻症状。(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证据2:国内发表文章主要涉及氯屈膦酸和帕米膦酸治疗癌痛,结果同样显示双膦酸盐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证据3:Dimitroulis等的开放性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纳入患者为已确诊骨转移的肺癌患者(n=28),接受伊班膦酸6 mg,静脉注射30分钟(n=24)或4 mg,每天口服(n=4)。结果显示,所有患者6周内骨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11周内骨痛降至基线水平以下,研究期间持续低于基线水平;4周后22例患者接受骨闪烁描记法检查,发现骨转移病灶减少。
证据4:Pendharkar等的试验纳入9例患者,均有癌症转移导致的不可忍受的骨痛,给予他们负荷剂量伊班膦酸的治疗。反应评估为显效疼痛消失>90%,有效50%~90% ,满意25%~50%,无反应<25%。治疗第2天所有患者均获满意,随着治疗天数增加,疗效更加明显,在治疗第28天,6例患者达显效,2例有效,1例满意。
4、生化指标
尽管现有的资料显示骨生化指标对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选择监测有一定帮助,但目前不推荐使用骨溶解的生化指标来监测使用双膦酸盐
证据级别:Ⅱ 推荐级别:B
目前主要用于骨溶解的无机生化指标为尿钙;有机成分有很多种,包括甲状旁腺激素、交叉连接胶原蛋白、多肽结合的Ⅰ型胶原蛋白等,应用较多的为N端胶原蛋白。
证据:唑来膦酸治疗NSCLC骨转移的Ⅲ期临床研究(011研究)。(同第一稿,本文从略)
骨重吸收的生化指标可帮助发现那些可能继续受益的患者,骨的高吸收率似乎是对双膦酸盐耐药的因素。骨指标,如Ⅰ型胶原端肽交联产物N-端肽(NTx)和C-端肽(CTx),也显示是检测骨转移严重程度和范围、对双膦酸盐的反应(SRE或骨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