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食入物变应原指食物中能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抗原分子,它们大多为蛋白质,可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食入物变应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后,过敏人群的免疫系统会把这些变应原当成有害物质,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抗体。当这些抗体再次接触到食入物变应原时两者就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释放出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促使机体效应器官和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症状和疾病,主要涉及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发生食物过敏的患者可同时对4-5种或更多食物产生过敏现象,而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食物过敏时出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和非IgE介导型的反应。前者大多在摄入食物后数10分钟至2小时发生,多数患者呈现皮肤症状,如荨麻疹、瘙痒症、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也可伴有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等。后者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吴先生不明原因的长期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小肠结肠炎症、食管炎等。
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常见的八大类变应原食物是小麦、花生、大豆、坚果类、牛奶、鸡蛋、鱼和甲壳类。随着全世界范围内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一些常见的食物也纳入检测,如大米、小麦、螃蟹、西红柿、玉米、蘑菇、肉类等。其中,鸡蛋和牛奶的敏感发生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如儿童组牛奶大于鸡蛋,成人组鸡蛋大于牛奶。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诊断时除了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家族史外,最重要的是结合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传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口服激发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测定。其中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测定在食物过敏的诊断上特异性高、安全快速,并能同时检测多种抗原的IgE浓度及其变化,故临床使用较普遍。
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涉及年龄、种族、职业、环境、遗传等多因素,迄今为止,回避或限制致敏食物是普遍接受的防治方法。此外,提倡母乳喂养,建议怀孕期间母亲应该回避容易致使过敏的食物。
食物过敏虽小,却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请广大朋友们提高警惕意识,及早排除自己敏感的食物变应原,美好的生活常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