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轮波及欧洲多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暴发疫情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据最新的媒体报道,自4月25日至6月4日,已有逾2000例确诊或疑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数百例患者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至少19人死亡。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种亚型,有数个血清型,其中主要的致病菌株为O157∶H7,受感染病人在3~8天的潜伏期后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部分伴有血便样腹泻,多数病人可在10天内康复,但少数病人可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而造成此次疫情的致病菌经初步基因测序后发现,该致病菌是由两种不同大肠杆菌基因结合的突变体,约80%的基因来自血清型为O104型的大肠杆菌,其余20%的基因来自另外一种大肠杆菌,能在肠道内宿居更长时间,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一种临床三联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该综合征在1955年被首例报道,但直到1985年才被发现与大肠杆菌O157∶H7的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自1986年以来陆续有一些省市的病例报告,1999~2000年安徽、江苏、河南3省相继发生了以溶血尿毒综合征为主的疫情爆发;日本在1986~1990年的5年间发现583例;美国近年每年发生数百病例,高发季节与大肠杆菌高发季节相同,90%的儿童病例发生于腹泻之后。
溶血尿毒综合征最常见的前驱症状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血性腹泻,伴有剧烈腹痛,也可伴有剧烈呕吐。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外,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立克次体样微生物、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许多细菌和病毒都可引起溶血尿毒综合症。前驱症状后,病人迅速出现血尿、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短时间内出现中度至重度贫血。这种贫血是一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显微镜下可见到病人的外周血涂片有超过1%的破碎红细胞。此外,还有血小板减少,病人会出现皮肤和黏膜的出血。如果病人还出现发热以及严重的头痛、意识混乱、昏迷、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则要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临床五联征,除了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三联征外,尚包括发热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虽然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两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病理特点也都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因此在成人,通常统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TTP-HUS),儿童腹泻后出现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则诊断为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标准治疗是尽早进行血浆置换,而抗生素的杀菌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一方面抗生素可能使细菌毒素释放出来,堵塞毛细血管,诱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另一方面,本次肆虐欧洲的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溶血尿毒综合征的预后较差,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病人初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卫生部网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也已经及时发布了健康提示:注意手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该致病菌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