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岁的男生因为腰痛,去拍了X光片,却发现骶椎处有一个裂缝,说是骶椎隐形裂,他和家长听了都非常担心,而且认定了,这就是腰痛的原因。
“骶椎隐形裂”这几个字听起来很恐怖,但其实是很常见,它又称隐性骶椎裂、脊柱裂,它主要发生在骶椎,极少数发生在第5腰椎。
据统计,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达到1/4至1/3。这是一种先天性缺陷,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妇女怀孕早期体内叶酸缺乏,就有可能诱发脊柱裂。
脊柱裂是由于两侧椎弓没有融合(正常应在10岁内愈合),椎板部分或全部缺损,因而棘突产生不同程度的裂隙,或呈开叉状畸形、或缺如、或游离。
裂隙一般为纤维组织所填补,也可伴有纤维脂肪瘤。
乍听来,十分可怕,然而,当真如此?
其实脊柱裂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少得多。
为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支撑和稳定人体的上身,主要是由脊柱来承担,同时腰腹部的肌肉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而整个脊柱从前到后依次有前纵韧带、椎间盘、后纵韧带、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其中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占了至少70%的作用。因此由于骶椎裂的存在而对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不到十分之一。
但有统计表明,在慢性腰痛或经常容易腰扭伤的的病人中,有脊柱裂的病人接近80%,较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出2-3倍,说明它对腰痛的产生确实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是因为,骶骨和腰椎的棘突是背部肌肉的附着点。这块肌肉是人体躯干部最强大的脊柱伸肌,位于腰背部脊椎两侧,从骶骨到枕骨。当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椎后伸,如抬头、挺胸等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
由于裂隙的存在,棘突的游离或不愈合,使得上述肌肉附着于游离的棘突或纤维组织,而缺乏坚固的骨性附着点。
从力学角度看,这势必会使其收缩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出现腰骶部肌肉容易疲劳、肌肉无力、动作走形等。
因此对一些存在脊柱裂,而又需要经常用到腰部力量的人员,会比正常人更容易扭伤或出现腰痛。
那么脊柱裂的人需不需要治疗呢?
对没有症状的人员,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但较正常人还是要多注意一些事项的。
首先建议这些人不要从事经常用到腰力的工作,如搬运工、舞蹈演员等,避免参与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久坐和弯腰搬抬重物,确实需搬重物时应下蹲抱起。
对已有慢性腰痛的脊柱裂患者,则首先要至专科医生那里明确腰痛的病因,排除除隐性骶椎裂外,还有无合其它问题,如有无合并椎管内肿瘤或椎间盘突出等,必要时需行腰椎核磁共振(MR)检查。
在排除其它病因后,才能有的放矢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常见的腰肌劳损方法是一致的,并不需做什么手术修补裂隙,通常理疗、按摩,内服中西药等方法即可。
同时日常的康复保健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久坐和弯腰,多卧床休息,最好是卧硬床垫,加强腰背肌锻炼,适当运动,当然最好是游泳。而对一些必须经常坐的人员,则可戴腰围以减轻腰椎的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