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出血性脑卒中主要为大脑内的血管硬化、破裂出血所致。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部血供不足或阻断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于颅外或颅内的脑部供应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或溃疡使其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缘故。
绝大多数患者在中风前都会有一些表现如吃饭时筷子突然掉了、看报纸时突然眼睛一黑、讲话时不自觉地流口水、不自觉地尿湿裤子等,老百姓把这些表现统称为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几个特点1、具有短暂性,一般不超过24小时。2、可逆性,症状都可以恢复到正常。3、反复发作。
1、中风与颈动脉狭窄是什么关系?
大脑的血液在颅外由四条血管供应:两条颈动脉和两条椎动脉。这四支动脉任何一支发生病变都可以导致脑缺血,引起中风。在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约占80%。随着机体的衰老和血管的硬化,人体各处的动脉内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狭窄。其中颈动脉的分叉处是较常发生的部位。这些斑块不断增大,可出现钙化、出血、坏死、脱落,其结果就会导致颈动脉闭塞及脑部血管栓塞。统计资料显示,脑卒中的病人,约2/3的脑梗塞与颈部动脉狭窄有关。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有不少病人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正处于脑卒中高发期,但由于患者对治疗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利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处理,结果发生了同侧脑卒中,半身瘫痪。
2、哪些人容易患颈动脉狭窄?
中年以上的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妇女、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的人易患颈动脉狭窄。这些人易出现动脉内膜的深层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及各种继发病变,使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其中颈动脉是常受累的部位。
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受累的疾病,所以患有冠心病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应警惕是否同时患有颈动脉狭窄。
3、有哪些主要症状和体征时要警惕是否患有颈动脉狭窄?
患有颈动脉狭窄的病人最常出现的症状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头晕、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期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常为一过性的单眼黑),或者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丧失、遗忘等。这些症状历时短暂,一般数分钟或数小时,常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而无后遗症。但这种症状多反复发作,多则一日数次,少则数周、数月至数年发作一次。对于突然起病的肢体麻木、无力和视力障碍、一侧不全偏瘫和感觉障碍病因不明者,以及既往发生脑卒中形成后遗症等,都应怀疑患有颈动脉狭窄。体检发现颈动脉杂音但无症状者,也应考虑患有颈动脉狭窄。
4、哪些诊断方法可以早期判断颈动脉狭窄?
一般来说,无症状或症状轻的患者自己无法知道是否有颈动脉狭窄。但随着各种诊断手段的发展,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检出已越来越多,为我们积极防止脑卒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是目前最为简单且常用的诊断方法,无创伤,费用较低,敏感性达97%。可以将其作为筛查的辅助检查手段。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患有颈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程度、确定狭窄斑块的成分及表面是否有溃疡、是否有斑块内出血等。对于以上提到的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者,及怀疑患有颈动脉狭窄者,可以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
另外颈动脉造影及数字剪影(DSA)、颈动脉CT血管重建(CTA)以及磁共振血管重建(MRA)都可以更直观的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部位以及血流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但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创伤,一般适合超声发现有颈动脉狭窄并考虑行手术解决的患者采用,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不仅可以了解颈动脉狭窄情况,还同时了解颅内血管是否有病变,为手术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提供帮助。
5、如何治疗颈动脉狭窄?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前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对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对脑卒中的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和高龄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应积极的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才能有效的阻止颈动脉狭窄的发展。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防止微血栓的形成,进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对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仍有症状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可应用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
6、如何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颈动脉狭窄手术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所以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1)有明确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或脑梗塞症状稳定后仍然有症状发作;(2)积极的药物治疗症状无法缓解者;(3)血管腔狭窄程度达70%以上。
有些患者自己没有症状,只是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这要看斑块的大小、软硬度以及有无斑块破裂等情况而定治疗方案。小的斑块、没有造成颈动脉狭窄的和非漂浮性斑块,可以暂时不必手术治疗,应当随诊观察,但必须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防微血栓形成。若发现斑块增大造成颈动脉狭窄时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如果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狭窄,要视狭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狭窄程度小于50%时,可以用预防血栓的药物治疗,不必手术;若狭窄50%至70%,临床无症状可以密切观察和药物治疗,有症状时应当手术治疗;若狭窄大于70%时,血流动力学会明显的受到影响,造成脑梗塞的机率很大,应当手术治疗。
而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不宜一次手术解决,因为颈动脉时已经造成脑血流降低,如果突然一次性增加双侧脑血流,会导致脑组织突然的过渡灌注性损伤,出现脑水肿,严重会出现脑疝危及生命,所以双侧颈动脉狭窄时,应当先解决严重的一侧病变,至少1~2周后再行另外一侧颈动脉手术。
当发现一侧颈动脉完全闭塞,往往已经有较好的对侧血流代偿,如果颈动脉完全闭塞当时没有发生脑梗塞或偏瘫,就不会再发生脑梗塞了。只要对侧代偿的好,可以不用手术。但是如果对侧颈动脉也有狭窄,则应当先设法重建闭塞侧的颈动脉血流,目的是为了下一步行狭窄侧的颈动脉重建手术奠定血流基础。
7、两种手术方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该选择哪一种?手术风险都有哪些?
对于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这需要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即是通过外科手术将颈动脉内的斑块和血栓剥除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术方法,技术比较成熟。术后1-2天病人即可恢复正常生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要的也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是脑卒中发作,但是发生率低,一般小于2%。其次,是周围神经损伤、心脏意外等。而且随着动脉硬化疾病的存在,术后还会再次出现颈动脉狭窄。另外,因为术后需要抗凝治疗,有出现伤口出血、血肿的可能性。
(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这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一种较有希望的替代疗法,只需在局麻或轻度全麻下,行股动脉穿刺,将金属支架植入狭窄的颈动脉内,支撑狭窄部位,起到使血流通畅的目的。它避免了颈部手术切口及其引起的颅神经损坏、血肿压迫等并发症。因其创伤较小,恢复快,对于那些年龄大、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病人仍可考虑行此手术。另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颈动脉狭窄部位靠近颅底而使手术难度加大、放射线所致颈动脉病变等情况,是很好的支架植入适应征。但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也有其不足之处:花费较昂贵;也同样存在脑卒中、偏瘫甚至生命危险;有些病例颈动脉狭窄过重或完全闭塞,输送装置无法通过,这种情况只能行内膜剥脱术。另外,它同样也存在再狭窄等问题。
8、术后还应该注意什么?
颈动脉狭窄手术后也还是有可能再发脑梗塞的,这主要源于动脉硬化的进展、其他部位血管的狭窄病变(如颅内血管)、颈动脉手术部位的再狭窄、以及血栓形成等。因此颈动脉手术后应当在一段时间内服用抗凝药物,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加减药物。颈动脉手术后至少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一年以上,但是由于病人都有全身的动脉硬化存在,所以一般需要长期用药。另外,还应在医生的随访下定期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以便早期发现再次狭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