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口腔颌面外科成功为1岁零3个月的婴幼儿切除颈部巨大肿瘤。广东省云浮郁南县1岁零3个月的棚仔在去年7、8月间开始出现呼吸不顺畅,父母亲以为是呼吸感染,就在当地医院就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直到去年12月,患儿父母亲在帮其洗澡时,偶然发现小棚的颈前部有一个肿块,约鹌鹑蛋大小,父母亲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今年1月初,患儿突然出现口唇发紫,呼吸梗阻,在当地医院CT、MR检查后,发现患儿颈部有5 x 5 x 5 厘米的肿物,气管和食管被肿物推到了一边,挤压变得非常狭窄,导致呼吸和进食困难,体质衰弱,体重只有8公斤。当地医院医生建议到广州求医。棚仔被父母带到广州几家三甲医院求医,由于患儿年龄太小,瘤体太大,涉及颈部、胸腔等多器官,手术风险很大,医生们都不接诊,绝望地回到家乡,准备放弃治疗。随着肿瘤不断增大,又多次由于痰阻塞引起窒息需要紧急抢救。棚仔被父母怀着一线希望再次来到广州,几经辗转来到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求治。这时棚仔颈前的肿瘤已经变成了15 x 12 x 12 厘米巨大肿瘤。
据主刀手术的口腔颌面外科李劲松教授介绍,棚仔的颈部肿瘤严重压迫食管和气管,并包绕了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肿物还有部分已侵入胸腔,进入纵膈,手术范围极大,术中稍不慎,就易引起颈部大血管破裂。由于患儿病情危重,李劲松教授连同科主任陈伟良教授、王建广副教授和心胸外科、儿科、麻醉科等多科专家联合会诊,制定出严密的手术方案。术中,口腔颌面外科李劲松教授首先仔细地把肿瘤从粘连的颈总动脉、神经、气管、食管中剥离出来。接着,心胸外科的主刀医生王铭辉教授打开患儿的胸腔,发现肿瘤包裹在左颈总动脉并向下延伸至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交汇处,王教授把患儿的胸骨据开5厘米,让侵入胸腔的肿瘤完整暴露,在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终于完整地切除了棚仔颈部和胸腔的肿瘤。据李劲松教授介绍, 由于孩子太小,手术中每个动作都要仔细。这个手术考验的是医师们的耐心和细心。
目前,棚仔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在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儿开始可以吃些液体食物和少许的粥,幼小的生命因为世界的爱,在顽强的康复中!
相关文章